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66家车企被工信部暂停新产品申报

2018-05-16 09:16:46    法治周末  参与评论()人

  66家车企被工信部暂停新产品申报

  上榜企业“翻身”几率有多大?

从理论上来讲,虽然被特别公示的企业尚存在“复活”的可能,但从工信部的劝退标准(连续两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来看,上榜企业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是很难通过考核的,这些企业或将面临被劝退的风险

法治周末记者 马金顺

5月8日,国家工信部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3批)》进行了公示:车辆生产企业共有66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有5家,客车及运输类专用车生产企业有53家,摩托车企业有8家。特别公示期从2018年5月4日起,至2020年5月3日止。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2〕349号)的规定,特别公示期间,不受理上述被特别公示企业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申报。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向法治周末记者分析说:“进入这一名单的企业,不一定必然会退出市场,如果企业能够尽快整改,还是有‘复活’的可能,但进入名单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

汽车行业分析师苏晖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进入特别公示名单,就意味着企业在整顿期过后,如果依然无法通过相关考核,或将处于被劝退的危险境地,现在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优胜劣汰的阶段。

产销量低、长期亏损是被劝退主因

2012年,国家工信部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实施汽车企业动态管理。对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两年的特别公示管理(新建企业除外),要求其整改、尽快满足准入条件,并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是指连续两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乘用车少于1000辆、大中型客车少于50辆、轻型客车少于100辆、中重型载货车少于50辆、轻微型载货车少于500辆、运输类专用车少于100辆、摩托车少于1000辆)的生产企业。

自《通知》发布之后,工信部分别在2013年、2015年发布了《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名单,共包含140家企业。此次公布的《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为第3批,共有66家企业。

在林伯强看来,产销量低、长期亏损是上榜企业被劝退的主要原因。

以此次名单中的广汽日野(沈阳)汽车有限公司为例,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于2016年5月11日发布公告称,广汽全资子公司广汽日野(沈阳)汽车有限公司因连年亏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散清算。公告显示,广汽日野(沈阳)汽车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于1993年12月,主要生产日野品牌高端旅游大巴,现注册资本10.04亿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经审计总资产为21955.80万元,净资产为-1386.66万元,利润总额为-3969.95万元;截至2016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20710.17万元,净资产为-2393.46万元,利润总额为-1006.80万元。

汽车市场专家颜景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被劝退车企的另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中国品牌、自主品牌要想进一步做大,特别是做强,劝退‘僵尸’企业势在必行。”

“这样的车企不用劝退,它们本身就已经没有在市场上存在的价值,只是在法律意义上,它们还是一个企业而已。它们的存在和消失,对整个行业没有什么影响。”苏晖认为。

“复活”几率有多大?

根据《通知》,被特别公示的企业经考核符合准入条件的,取消特别公示,恢复受理其新产品申报。特别公示期满后,未申请准入条件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且不得办理更名、迁址等基本情况变更手续。

林伯强表示,工信部公布《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名单,并给予两年的公示期限,这说明工信部并未对上榜企业直接下发红牌,而仅仅是提出了警示,同时也给这些企业留下了一定的缓冲期,希望其通过整改得以复活。

“但是进入特别公示名单之后,企业靠自身能力翻身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并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林伯强说。

颜景辉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从理论上来讲,虽然被特别公示的企业尚存在“复活”的可能,但从工信部的劝退标准(连续两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来看,上榜企业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是很难通过考核的,这些企业或将面临被劝退的风险。

相关统计也显示,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名单中的48家企业,公示期满时,仅有12家企业顺利通过了工信部的考核;在第二批公示的92家企业中,特别公示期满后,仍有34家企业未申请准入条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

上榜企业会否成为“壳”资源?

不过,法治周末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曾出现在第1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名单中的安庆安达尔汽车公司,后来与河北跃迪集团“牵手”;曾出现在第2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名单中的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却于2018年被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收入囊中。

在汽车生产资质审批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上榜的这些企业,尤其是整车生产企业,虽然生产经营情况不堪,但由于其手握生产资质,会否将成为造车新势力获得资质的方法之一呢?

在林伯强看来,并购上榜企业完全可能成为新兴造车企业获得生产资质的一种方法,另外,通过并购,上榜企业也可以尽快退出公示名单。

工信部部长苗圩也曾指出,建立汽车行业的退出机制,就是要打破汽车生产企业资质的终身制,建立起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督促落后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同时,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来不断提高汽车整车企业的生产集中度。

“虽然对于上榜企业来说,通过并购脱离名单是很便捷的一条途径,但是新兴造车企业并购上榜企业是非常谨慎的。”林伯强解释说,“因为对于新兴造车企业来说,收购一个经营状况堪忧的企业,其所面临的经营负担和风险也不小。”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