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京城房贷利率17个月5次上调 银行仍喊不赚钱

2018-05-15 09:12:3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银行缘何坚称不赚钱

如上所述,无论是从表内成本率还是收益率来看,房贷业务都是相对赚钱的,银行的顾虑是否源自于资产质量呢?

答案依旧是否定的。从银行披露出来的数据看,房贷业务的不良贷款率较低,资产质量较好。

招商银行2017年零售贷款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8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仅为0.33%,而信用卡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1.11%;中信银行2017年进一步严格了个人不良贷款的确认标准,将个人住房贷款转入不良的逾期天数标准从181天缩短至91天。即便如此严格,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不良余额72.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3%,比2016年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按揭贷款规模超过4万亿元的上市银行,其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24%,较2016年年底下降了4个BP,此外,该行个人贷款及垫款业务的整体不良贷款率为0.42%。

那么,上市银行抱怨房贷业务不赚钱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李磊表示,“银行的资金成本不仅仅是表内可以看到的数据,非保本理财等表外业务的资金成本是远高于表内的”。去年银行非保本且非结构性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高,国有大行的产品收益率在3%-4.5%左右,股份制银行和地方银行则大多在4%-5.5%之间。再考虑到资金出表遇到的“强监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一资金成本价格相对于房贷业务确实没赚头。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对于部分银行来说,存款出表理财化导致的成本上升已经是银行的潜在风险。

例如,吴江银行2017年年报在“可能面对的风险”项下提示,“国内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是依靠存贷利差,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持续加剧,同时,存款理财化趋势增强和互联网金融发展,持续分流了商业银行的低成本资金,我国银行业的平均付息负债成本逐年提升,净利差持续下降”。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资管新规已经落地,目前具有“刚性兑付”特征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近90%),必然在打破刚兑、推动“预期+净值”双轨并行模式中逐步向净值化模式转化,低风险的理财资金或回流向结构性存款等产品,商业银行定价权有望提升。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