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一般家庭女性主导了70%以上的消费 商家紧盯“她经济”

2018-04-11 09:16:03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她”来了“他”就来了

“从经济学中的消费行为模式来看,女性被引导性消费的可能性高于男性。”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铁岗曾表示,商家所推出的各种优惠打折都属于引导性营销。现代女性在家庭中说话越来越有分量,针对女性的营销直接吸引了女性消费群体的同时,也间接地吸引了男性群体。男性为女性而消费正是所谓“她来了,他也就来了”。

此前,乐信发布的《2017中国分期购物行为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电商用户中女性占比超过60%,男性用户不到40%。该报告还指出,婚后75%的家庭总消费由女性做决策,不少女性在为自己购买商品的同时,也会捎带着为家人选购。

“‘三八’节商场搞活动,有不少男性商品趁此机会进行了捆绑消费,买一件女性产品加29元就能多得一件男性产品。”重庆市民冉女士告诉记者,她自己买东西花了近2000元,不给丈夫和儿子买点心里有点过意不去,所以就顺带加了几十元钱,多买了两样。

针对当前“她经济”消费热,记者近日在重庆大坪时代天街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在学校上班的吴先生说,每到和女性沾边的节日,商家的促销手段可谓千奇百怪,一些卖场还打出了“欢迎男性陪同女性采购”的口号,将女性吸引过去“剁手”,很多男性也只好跟着“剁”。“商家这些促销手段,抓住了女性的消费心理,也就抓住了男性钱包。”

采访中,记者发现,每逢特定的日期,商场中的女性专柜前,不乏男性消费者的身影。“上个月的妇女节因为出差,没给妻子送礼物,现在又快到她生日了,我买套化妆品和首饰补偿一下。”从事销售工作的刘海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到节日买礼物送妻子似乎成了一种潮流。

“别人都送,自己不送的话总感觉别扭,无关价格,主要是心意。”在刘海看来,很多情况下,女性特定日期做出的购买行为,并非她们真正需要,同样,男性为女性购买的礼物大多也非必需品,换言之购买的不是商品,是享受的欲望。

供给质量有待提升

“每逢节日,预付式消费便进入高峰期,表面看起来预付的费用越多,享受的优惠也就越大,但其本质就是经营者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当诸卡在身时,因为有些店诚信度不够,商家经营倒闭追偿难、消费维权举证难等风险如影随形。”记者从重庆市消费者协会获悉,目前,预付式消费在百货零售、美容美发、休闲健身等行业相当盛行,而此类消费维权案例一直是消费维权的重点。

重庆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说,每逢和女性沾边的日期,商家总在绞尽脑汁讨好女性消费者,其中所含的猫腻也不少,因此广大女性消费者需要警惕商家推销中的“坑”。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