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摩拜与Uber:资本魔咒重演 创始人被资本推下

2018-04-10 09:39:13    时代周报  参与评论()人

摩拜与Uber,资本魔咒的重演

[摘要] 由资本催生的摩拜,最后被美团收购,还于资本,这个明星独角兽,最后还是迎来了它的谢幕。

文/时代财经    徐冰倩

在资本江湖沉浮了三年多的摩拜,终于迎来了被收购的结局。

作为风口上的创业项目,摩拜只用三年走完了其他创业公司获得资本青睐的漫长路径。但在看似欣欣向荣的发展境况背后,却是一直无法盈利的尴尬。除了不盈利的商业模式遭到质疑,摩拜这一类共享单车因为破坏率高而容易成为废旧单车,外界一直有共享单车是在制造城市垃圾的声音。

但饱受争议的摩拜,其创始人胡玮炜当初却是带着“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的初衷创立的,她希望摩拜能够为用户带来健康美好的生活理念。

如今,带着这样情怀主义的摩拜,在资本的催化下,终究还是未能守住自己的独立阵地,卖身美团,成为腾讯狙击阿里的又一枚落子。这与当初被滴滴收购的Uber命运何其相似,正如胡玮炜所说的:“资本是助推你的,但你最后都得还回去。”

作为明星独角兽的摩拜,三年来是如何在资本的裹挟下,走到了今天的结局?收购背后的缘由与当初被滴滴收购的Uber又是否相似?

抵不过资本的情怀

诚然,作为明星独角兽企业,摩拜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催化下的产物。

据悉,截至被收购前,成立三年多的摩拜融资次数高达12次,平均三个月左右就有一次。从C轮开始,融资额就已超1亿美元。根据天眼查的公开数据显示,最后一次的F轮,融资金额超10亿美元。三年来共融资高达171亿人民币,超过25位投资方参与融资,其中不乏红杉资本、腾讯、创新工厂这样的知名机构,王兴更是早在C轮就已经参与了融资。

摩拜不断融资主要是因为其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且一直未能盈利,根据摩拜去年12月的损益表显示,当月净利润亏损达6.81亿元人民币,日订单量也在持续走低。摩拜靠“烧钱”续命在所难免,而这也注定了其到最后因为高度依赖融资,而不得不向资本低头的命运。

胡玮炜曾在采访中曾表示,对共享单车的竞争会如此激烈感到意外,“并不想自己每天都要打仗”。

胡玮炜当初创立摩拜,可谓是机缘巧合。投资人李斌希望与汽车设计师陈腾蛟就共享单车模式进行合作,可因为后者不感兴趣,这个机会转而指向了胡玮炜。当了十年汽车记者的她相信出行领域将要发生大改变,而李斌的提议让她觉得“这个想法太牛了,一定要做。”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