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口岸配套服务欠优 让企业“舍近求远”(2)

2018-04-02 09:28:11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为了企业生存发展,不敢在本地口岸通关”

企业守着国家级口岸,为何“舍近求远”?对此,企业也是一肚子苦水:就近通关原本是最佳方案,但本地口岸在通关配套服务方面仍与沿海地区存在差距,为了企业生存发展,不敢在本地口岸通关。

“一年多前,我们也曾尝试就近通关,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让我们始料未及。”一家肉类企业负责人说,在我国沿海口岸,货物在运输途中,舱单信息就已传送到口岸。在本地口岸,经常货物已经到港,口岸仍未收到货物信息,而且当时尚未执行24小时工作制,再急的货物遇到晚上或节假日都只能存放等待。

后来,关检部门推出联合查验制度,其初衷是提升通关效率,但港口服务部门并不积极,只安排一辆货车拖运货柜,而且口岸查验面积有限,无法满足多个货柜同时查验的要求,反而加剧了货物排队现象,货物在口岸延误最长可达7天以上。

“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不划算的,货物在口岸延误,每天都会产生站场费、物流公司滞纳金等多项费用。”该企业负责人掰着手指头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每个货柜成本原计划为6000元至8000元,在本地口岸通关,各项费用加起来每个货柜的成本甚至高达1万元以上,而沿海口岸往往当天即可通关,再通过公路运回本地,算下来反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口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造成通关时间无法预估,货物还存在变质的风险。”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约一年前,企业也曾在本地口岸测试了几单货物,但货物一到口岸就傻了眼:与沿海口岸货柜整体安检不同,货柜竟然进不了该航空口岸的安检门,只能先分拆再安检,理货时间过长;当时各口岸普遍冷链存储空间不足,如水运口岸只有4个货柜容量的冷链仓库,部分生鲜货物只能在常温环境下存放,一旦腐烂变质,企业将蒙受巨大损失。

有的企业就因此吃过大亏。2016年夏天,西部某地一家贸易公司通过空运从挪威进口6吨多的海鲜,抵达当地航空口岸后,货物先分拆再安检已耗费不少时间,地服部门又称舱单数据有问题,必须海关签字,否则不给理货,海关则称需要航空公司出具证明才能签字。相关部门踢了一整天的“皮球”,等企业负责人办好手续时,存放在常温环境下的货物早已变质。

“那次公司损失了30多万元,都是真金白银啊,为了公司的生存发展,从此我们不敢在本地口岸通关了。”该企业负责人至今仍心有余悸。

  “政策应有尽有,但系统性、针对性不足”

国家级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今,部分西部地区支持开放的政策应有尽有,已对标沿海地区。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由于政策运用的系统性、衔接性、针对性较为欠缺,政策“叠加效应”并未充分释放,削弱了企业的“获得感”,也是促使其“舍近求远”的原因之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