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新华社起底APP杀熟:会员定向涨价 不同手机不同价

2018-03-29 21:32:49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老客户订房反而贵了80块?这样的APP“杀熟”,你或许也被套路过!

习惯了用APP预订酒店、演出票的你,有没有想过会被某些“比你更懂你”的网络平台“杀熟”而无知无觉?

近期,不少网友发现,自己经常购物的网站、APP,消费越多得到的优惠越少,甚至价格越贵。打车,购买电影票、视频会员等,也存在“同货不同价”现象。

记者亲身试验后发现,一些APP平台确实存在“杀熟”现象。种种五花八门的“新技术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真不一样!记者亲测被大数据“杀熟”

近期,有关大数据“杀熟”的曝光将一批互联网企业推向风口浪尖。网友“廖师傅廖师傅”通过微博吐槽,自己被“聪明”的互联网企业狠宰。

“廖师傅廖师傅”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预订一家出差时常住的酒店,网站长年显示房价在380元至400元间。一次偶然的机会,酒店前台告知,淡季门店直接订房只需要300元。

疑惑之下,他进一步比较了自己和朋友看到的网站价格发现:作为老客户,网站对自己显示的价格为380元。而另一名新客户,看到同一天显示的酒店房价,却只有300元。

“廖师傅廖师傅”遭遇的APP“杀熟”是否存在?为了验证,记者亲自做了试验。

记者同时用两个手机账户登陆某款与旅行相关的软件后发现,其中一个已经使用APP预订过该酒店的账号,再查询当天这家酒店房价,显示的最低价格为568元。而另一个没有使用过该APP预订酒店的新账号,查询同一房型同一时间的房价,显示的最低价格为517元。(如下图)如果不是特意比较,这样的“杀熟”并不容易被察觉。

记者亲测使用某APP订酒店房间,老用户与新用户查到的价钱不同。

类似的APP宰客并非个案。自3月份以来,微博、知乎等多个网络平台上,都出现了以“大数据杀熟”为关键词的热门网帖。

“3·15”前夕,青岛市民陈女士也贴出截图证据,曝光自己在某款APP上订房的“老客价”高于丈夫的“新手价”。

这一期间,有媒体专门发起一项“杀熟”调查。结果显示,2008名受访者中,有51.3%的人反映自己曾遭遇互联网企业的类似“杀熟”行为。

坐地起价!APP套路防不胜防

除了订酒店挑熟客狠“宰”,不少网友发现,使用APP订机票、买电影票、购买付费会员等,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价格陷阱。

不少人调侃,以前只听说“线下杀生”,而大数据又添“线上杀熟”。

套路一:

价格“看看就涨”,旅游网站花式催买。

在各类“杀熟”曝光帖中,旅游类APP成为吐槽重灾区。

网友“卖铁小王子”发帖罗列了市面上常见旅游APP的价格圈套:一些软件订房页面被浏览多了,相关酒店房价就自动上涨,营造“酒店很抢手”的错觉。

一些用户清除浏览记录后,甚至能发现原本显示的价格又下调不少。

还有用户披露说,用APP订某个航班机票,看得多、以及预订后取消,都会抬高价格。

整个预订中,APP页面会不停提示,“最近又有X名客人在浏览此航班”,一些客人觉得越晚下手越贵匆匆下单,第二天再看机票又恢复了原来的低价。

套路二:

专挑会员“定向涨价”。

还有网友吐槽,使用某APP购买电影票,所谓“会员价”比普通非会员用户价格更高。

不少人花钱购买了声称可享受“超低专属折扣”的会员后,系统显示的原价比别的非会员高出一截。

用户高高兴兴付了钱,以为享受了“折扣价”,谁知自己折后的价钱,还高于别人的普通价。

网友举报的某APP买电影票,会员显示价格(23.4元)高于非会员价格(21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