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山区农业转型升级遭遇“三重门”

2018-02-27 09:31:10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吕梁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区调研了解到,这些山区农业转型升级受环境、人才、机制等三重因素制约,集中表现为耕地零散破碎、生产成本高,农民种粮意愿低;青壮劳力不足且留守人员素质不高,产业发展缺乏带头人;涉农服务尚不完善、产业链不健全,农业发展抗风险能力差。

多位基层干部表示,贫困山区农业出路在于发展精细农业,与此同时,要有效解决分散土地利用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小农户缺乏产业运作能力等问题,应持续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难觅产业带头人

多地干部表示,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留守人员素质不高造成土地撂荒、新技术推广困难、缺少产业带头人已成为贫困山区农业转型升级普遍面临的困境。

“‘空心村’问题在贫困山区更严重,有本事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弱病残’,导致有地无人耕。”陕西省宁陕县农水科技局副局长柯斧说。在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除连片农田外,不少山间地处于抛荒状态,估算面积有4000至5000亩。

更让柯斧发愁的是,山区农民观念保守,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能力。他曾经在调研后,在全县动员种植黄花菜,发展订单农业,然而得到的响应却寥寥无几。柯斧说,新技术、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农户思想守旧不愿学、文化水平低学不懂、怕失败不敢尝试的情况多有发生,拖慢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山区农业进步升级的速度。对此,山西省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党支部书记郭应林也有同感。他说,“现在农村农业转型升级最大的制约是缺人才和技术,村里现在种的小米还是15年前的品种,产量低,尽管现在各类农技培训很多,但村里老人接受能力有限,组织他们上课、到外地参观学习,往往收效不大。”

此外,缺乏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力,农村“少人可用”,势必会影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不利于山区农业未来发展。陕西省佛坪县农业局长曹德军说,贫困山区留守农民参与改革顾虑多、积极性不高,自身也没有运营经营主体的能力,因此一个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引领者至关重要,然而现实却是,山区贫困县往往缺少产业带头人、缺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土壤”,“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山区的带动规模仍较小。佛坪县草林村尝试发展高山冷水稻产业,苦于找不到年轻人“当家”,只能让快60岁的香菇种植大户朱显美当理事长成立了合作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