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陈大同谈半导体产业:模仿只是过渡 创新才能走更远(4)

2018-02-22 15:56:1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创业者从海归向国内人才转变”

澎湃新闻:这两年很多地方都在主推集成电路产业,确实出现了像你所说的过热征兆。这种产业热会如何发展下去?

陈大同:在国内,任何一个产业都会有几个阶段,最早是没有,一穷二白,突然有一家起来起了示范作用,呼啦一下,后面跟着全起来了,马上过热。

但是计划经济跟市场经济不同,计划经济靠计划,没有过热,也没有发展;市场经济下,大家都会上,过热之后大家各自拼,最后剩下一些特别有生命力的、真正做的好的企业。用市场的方式进行淘汰,再通过重组并购,产业才能逐渐成熟,剩下的都是生命力非常强的龙头企业。

过去几年,其实在泛半导体产业当中出现过两次过热现象。一次是太阳能产业,在2008、2009年的时候特别热,当年中国多晶硅在建产能是世界需求的三倍,后来价格杀得一塌糊涂,好多企业亏损。在这个洗牌过程中,那些欧美企业几乎全打没了。另一次是LED产业。在2016年前后,突然有一家地方政府推出政策,企业买一台MOCVD设备,政府补贴一千万元。后来好多地方全出同样政策,于是出现了上百家做LED芯片的公司。到了第二年,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设备开工率不到30%。洗完牌之后,这个领域又是中国公司的天下了。

半导体有几个特点跟原来不一样。首先,半导体是明星当中的明星,高科技当中的高科技,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当中最重视的一块。过去凡是支持半导体产业、前期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地方领导几乎全都得到重用。现在国家又特别强调创新,整体氛围也大大改善。

另一点不一样的是,这几年国家投资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2013年之前,几乎是国家投国家的,民间投民间的,国家资本和社会资本没有任何交集。而国家资本的投资效率非常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国家4万亿的投资就是一个例子。

从2013年开始,政府尝试一种以国家引导加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是国家层面以这种方式运行的第一次尝试。到地方政府层面,地方政府也成立了许多半导体或者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很少再由国家、由地方政府来独资投资项目。

现在国家一块钱能够撬动至少三块钱、四块钱,而且投资都有市场化的考核指标,而不是一拍脑袋做决定。这是根本性的改革,过去寻租的空间太大,现在审批权到了基金层面,由专业基金管理人做决定,灰色地带几乎没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