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2018年底或迎员工持股试点扩容 央企科技型企业唱主角

2018-02-11 09:36:5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首批员工持股央企试点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

刚成立两年的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欧冶云商)便是上述10家企业之一。2月7日下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国宝武)副总经理胡望明在“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媒体通气会上表示,目前已经有126名核心员工入股欧冶云商,员工持股方案成功落地。

与欧冶云商同步推动改革以及员工持股试点的企业,还有国机集团旗下的中国电器院、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等。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林庆苗曾在1月底表示,首批10家入围试点的企业,是由国资委按照很严格的条件筛选出来的,其中有6家属于科技型企业。

总体上看,首批员工持股试点的企业“开局良好”,林庆苗透露,下一步,将在既有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更为完善的股权动态调整机制。到2018年底,将会视情况扩大试点。

  深化

宁夏神耀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中国茶叶有限公司、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建研软件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设计咨询),这10家是入围国资委首批员工持股试点的央企子企业。

国药集团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石晟怡对经济观察报说:“国资委对于首批员工持股的试点推进态度非常谨慎,在选择上更倾向于整体规模不大、科技型的企业先行先试。”

从具体企业的角度看,成立刚刚两年的欧冶云商,正在通过此轮试点契机,尝试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的可行路径。

在胡望明看来,近几年,“互联网+钢铁”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钢铁行业已成为B2B电商渗透最深的领域,目前全国各类钢铁电商平台已经有300多家,竞争激烈。以找钢网、钢银电商、欧浦智网、五阿哥等为代表的社会资本主导的钢铁电商相对占据主流,他们决策灵活,具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创新意识强,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发展。欧冶云商作为纯国资背景的钢铁电商,不可避免遇到了股权结构单一、决策流程长、治理结构不健全、员工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推进改革已经成为破解公司发展迫在眉睫的事情。

基于此,欧冶云商将首轮股权开放放在云商层面展开,并以品牌钢厂、大型贸易服务商等生态圈的战略投资者作为主要引资对象,希望通过资本层面的合作,为欧冶云商带来资源和能力,形成优势互补效应。

2016年7月,欧冶云商迎来第一次股权开放方案的获批,经过中国宝武的同意,其股权开放工作全面展开,并开始受到不同资本成分投资者的关注。2017年3月,欧冶云商股权开放项目在上海联交所正式挂牌,最终本钢集团、首钢基金、普洛斯、建信信托、沙钢集团和三井物产6家战略投资者以及员工持股平台入股欧冶云商,欧冶云商增资近10亿元,中国宝武系国有股东股比降至72%。

至此,欧冶云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和员工持股多种资本共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胡望明评价道,上述股权改革使得欧冶云商初步打破了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局面,平台的第三方属性显著增强。同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同步配套核心员工持股,在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实现了突破。

2016年11月,欧冶云商迎来一次改革的转折点,正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资格。2017年3月,依照依法合规、公开透明、增量引入、利益绑定、以岗定股、动态调整的原则,欧冶云商制定员工持股方案并报国务院国资委备案,最终共有126名核心员工入股欧冶云商,员工持股平台按外部股东在产权交易所的举牌入股价格认购5%的股份。“欧冶云商通过实施核心员工持股,使得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相绑定,实现员工与企业发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持股后欧冶云商员工成本效益意识增强,公司经营业绩取得了更快的发展”,胡望明说。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欧冶云商实现GMV交易量6835万吨,行业领先。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系统合作库1880多家,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服务网络。

  扩容

在改革成效良好的基础上,2018年底,中央企业相关子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员工持股试点扩容。

经济观察报从国资委获悉,截止到2017年11月底,已经有22个省制定了员工持股的操作办法和操作细节,监管层从地方上敲定选取了超过150家企业打算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那么,究竟何时才是下一轮央企员工持股试点扩容的最佳时机?

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林庆苗认为,改革员工持股不太像投资一个项目、并购之类,而是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激发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恐怕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才能检验出首批员工持股试点的效应。

他在1月31日“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媒体通气会上给出四条评价试点效果的标准:是否真正促进了企业加快改革;是否明显吸引了专业性人才;是否激发出员工以及管理层的积极性;是否促进了试点企业的业务开拓。“我有次去参加一所大学的校园招聘,有学生一听说来校招的中央企业正在做员工持股试点,就一下子围过来,说‘哇这个企业好’”,林庆苗举例说:“还有一家试点企业为了挽留人才,10年前盖了几幢楼,靠房子留住员工。如今10年过去,房子的吸引力已然没有原先那么大,正当企业犯愁时,迎来了员工持股试点的机遇,员工流失率迅速下降。”

还有一家入围上述10家员工持股试点的央企子企业表示,相关员工的创业意识和积极性被激发,在董事会上讨论年度业绩经营指标时,主动要求利润目标增加3000万。

不过,由于推进时间还比较短,对于首轮员工持股试点的最终成果,国资委还有待进一步梳理。林庆苗评价道,对比来看,地方国企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探索比中央企业要稍慢些,值得肯定的是,广东、上海、江西等省份工作推得相对靠前。

下一步,国资委将在2018年底,视情况看选择扩大试点。2018年,国资委将继续深化首批10家央企员工持股试点,持续激发企业活力,鼓励试点企业探索深化改革,及时总结效用和经验,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为新一轮员工持股试点打基础。

至于未来员工持股试点的思路,林庆苗透露,目前的思路是不搞全员持股,不搞平均持股,不搞存量转让,而是新设或增资扩股,并且将尽快建立完善的股权动态调整机制,严防国资流失。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中铁设计咨询获悉,身为10家试点企业之一,该企业目前就股权动态调整机制、各方股东出资入股方式及金额、持股人员名单及确定标准、员工持股比例、入股价格及确定依据、持股方式、动态调整机制、持股平台管理、股权分红确定原则和程序等事项展开研究。

林庆苗要求,纳入员工持股试点的央企,在探索建立股权动态调整机制时,必须坚持岗变股变、以岗定股。定完股之后,采用两年一调整,或者三年一调整的办法,在企业内部有限流转,不可流转到外部去,这样也保证将来招纳新的人才进来后,能够得到股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