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鼓了农民腰包

2018-01-29 09:20:01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鼓了农民腰包

临近农历新年,山西省孝义市封家峪村村民闫林生即将领到属于自己股份的一份分红,虽然钱数不多,但他却格外高兴。“现在咱村里有多少资产、哪些人能享受,都弄得清清楚楚,每人领多少都是有数的,心里踏踏实实。”闫林生说。

闫林生的这一份高兴和踏实得益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2017年,孝义市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组,同时充实工作力量,具体承担改革任务的市农经中心增至40余人,在全省各县市区中少有。

孝义市农经中心主任苏连英介绍说,全市379个村中53个属城郊村,83个属搬迁村,剩余243个属山区村,三类农村实际情况不同,改革难点各异,因此该市在三类村中分别选取试点,确定改革突破口,分类探索推进。

其中,城郊村的经营性资产多,收益好,农民要求分享集体收益的意愿强烈,改革难点集中在成员界定上;搬迁村的经营性资产较少,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型资产较多,建设资金量大,群众对清产核资关注度高;而山区村的清产核资和成员界定困难不大,难点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摸清集体资产是前提。为引导和规范各村清产核资工作,孝义市专门出台指导意见,明确操作程序和办法,各乡镇、村在此基础上自主探索实施。

搬迁村试点、孝义市梧桐镇党委书记赵滨介绍说,为了让家底清、群众明,该镇组织各村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招标,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清产核资。驿马乡高阜村在对集体资产进行盘点时,对于债务和债权人全部一一见面核实,在群众和债权债务人均无异议后才登记清算。

家底摸清了,什么人能来分蛋糕?针对各村普遍存在的“争议成员”,孝义市规定了“6种取得资格、6种丧失资格”的界定办法,各村又进一步细化、创新,城郊村试点、崇文街道留义村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确定了“11种取得资格、12种丧失资格”的认定。

“成员界定是改革的最大难点,破难的关键,就是坚持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胜溪湖街道封家峪村党总支书记刘龙生说,改革中,村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由两委干部、有威望的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领导组不封口,“谁想进来都可以”,进一步保证了村民参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