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乡村振兴重在“两只手”形成合力

2018-01-26 17:18:54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题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要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两只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集中力量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应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过去的以城带乡,主要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支持乡村发展,优质资源仍优先被城市吸纳。当前,我们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资源分配时,就要通过新的制度和政策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导城乡要素实现双向有效流动。

在制度性供给方面,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应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补贴力度。当前,农民既承担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历史重任,又担负着保护绿水青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责任,所以必须对第一产业进行扶持,公共财政应以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不仅要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还应继续稳定和增加对农业生产的价格补贴,让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

二是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提高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水平。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应该看到,补充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在道路、燃料、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还存在较大缺口。政府应主动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的延伸,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补齐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短板”,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