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新阶段应创新宏观调控体系(3)

2018-01-10 09:37:43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第四个变化是施策机制和途径的变化。以往我们把宏观经济政策定义为政策,认为是一种政策层面的调节。政策层面调节区别于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主要瞄准的是短期的安排,而非长期的制度调整。政策安排的突出特点是短期的,临时性的措施,针对性的逆向调节,今天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治标而不治本,如此操作,无须牵动体制机制,在政策层面即可以完成。当前在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它的根本途径应放在改革上面。通过改革的办法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以推进各种基础性的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别于以往的需求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

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非要加大财政扩张力度

高培勇以财政领域为例子说明新时代宏观调控方面发生的一系列积极变化。

首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高培勇指出,如果用1998年以后的理念去理解积极的财政政策,人们很自然地把“积极”等同于扩张,在以前确实是这样。例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力度,相当多人理解为是对2014年的财政扩张制度不满,从而判断2015年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2016年和2017年都是如此。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又相当多的人认为是因为前几年的政策执行不够,2017年要进一步加大扩张力度。几乎都是将“积极”理解为加强财政扩张的力度。大家总是习惯于按照以往的思维惯式去解读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必须意识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积极”和过去的理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现在的主攻方向已经转化到结构性调整上,政策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层面的调节只是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不能超过适度的界限。所以,当主供方向转到结构性调整的时候,积极财政政策的着重点必须随之转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脱离这样一个主线索,一个劲搞扩张放水不是今天积极财政政策突出的含义。

其次是投资的定位。投资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引擎,过去人们把投资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关系理解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扩大投资,搞总量刺激,拉动需求。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投资的论述都提到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下,文件提什么内容忽略什么内容都是有特殊意义的,报告没有提发挥投资对拉动需求的关键性作用,而是有意避开,提到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这里面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今天对于投资的定位和以往也发生了变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