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大公司别做小动作

2018-01-05 09:18:3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年底做个例行的年度回顾,这种每家公司都做的事情,支付宝却出了个小危机。

支付宝产品经理昨天下午应该还在开心庆祝,年度账单和新年预测又在朋友圈“刷屏”了。但到了晚上就出现了涉嫌用户隐私的指控。

据《财新》的报道,这种指控目前已经引起了央行支付司的注意,央行支付司要求支付宝对此纠正并致歉,并对此密切保持关注。支付宝也在昨天晚上发出了道歉声明。

好好的一场营销活动,为什么到了支付宝这里就变成了如此严重的“危机”?

“年度回顾”是互联网公司将用户一年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数据,通过某种形式总结展示出来。到了年底这种“写总结、列计划”的时刻,如果做的好、戳中用户情绪,特别容易引发“刷屏效果”。一般来说,不仅能省掉广告费用,对品牌形象、用户口碑的培养都是有利的。

所以,最近几年以来,各家公司都有做“年度账单”的习惯。竞争激烈后,大家又以比拼文案、展示角度清奇为好。所以,支付宝也在数据的来源上搞起了“小动作”。

按照芝麻信用致歉信的说法,“只有在自己的同意的情况下,支付宝年度账单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内容。”这件事“本来是希望充分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初衷没错但用了了非常傻.逼的方式。”

不过,这种“非常傻.逼的方式”能最终上线,表明支付宝对这些小问题还存在侥幸心理。

Pingwest指出,芝麻信用授权支付宝使用该协议,对于已经是芝麻信用的用户,早在开通这个服务之前就已然同意过这个协议了;对于没有开通过芝麻信用的用户,既不会自动开通,也没有什么好统计的。所以,把年度账单放在这里,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行为。

看起来支付宝是吃了哑巴亏了。

去年下半年,多个国家部委联合开展隐私条款专项工作后,包括微信、微博、支付宝、京东、淘宝、高德等等知名APP纷纷更新了新的用户隐私协议。说明国家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更加严格了。

所以,从流程上来说,虽然是芝麻信用有的数据,但支付宝也必须经过这么一道授权流程,才能光明正大拿到数据。

但错就错在,想做又遮遮掩掩的方式。

亿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认为,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需求、意向和兴趣,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权利。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的。

根据《互联网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营者应当采用显著的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同时对于信息收集,该规定要求经营者需要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但支付宝的做法是用很小的字体提醒,并偷偷摸摸帮用户选好了“同意”。

这种方式放其他地方可能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了,也确实有很多小公司就是这么干的,但是支付宝这么大体量的产品这么做,就会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而且在道歉声明上,支付宝并没有给出足够的诚意。仍然是本着大事化小的态度。只在“芝麻信用”官方微博上发了致歉信。截至这篇文章完成,在支付宝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上,并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致歉声明。

这不是支付宝第一次因为一些“小动作”引发公众情绪了。

2017年8月,小程序正热。支付宝小程序代码文档里却赫然出现微信小程序团队各位开发者的名字。支付宝采用的方式依然是模糊不清的道歉,而且同样是在关注度不高的知乎官方账号上,在微信上没有任何道歉。对这种低级的抄袭行为,支付宝方面没有给出任何惩罚力度,反而称,只是示例文档抄袭。

更严重的是2016年底的圈子风波,支付宝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推广自己社交属性的“圈子”,引发用户不满。后支付宝负责人樊路远被调岗,支付宝后来也开会反思了这次事件。

还记得2014年的“十年对账单”吗?同样的时间点、同样的年度回顾,因为“土豪榜”用户可以看到朋友圈排名,引起了一大波用户对于支付宝隐私保护的吐槽。三年过去了,支付宝又在隐私保护问题上栽了跟头。

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集团已经是一家估值超过750亿的金融巨头,却总因为这种小动作损害自身品牌形象,实在不值得。对其他大公司也都是一样,你做的一切都在聚光灯之下,如果放任这些小动作,未来击败自己的可能就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人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