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农业部发布“十三五”远洋渔业规划 提门槛促良性发展

2017-12-14 09:30:56    中国政府网  参与评论()人

农业部发布“十三五”远洋渔业规划,提高企业准入门槛——

控制远洋渔船规模有利渔业良性发展

日前,农业部发布了《“十三五”全国远洋渔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远洋渔船总数稳定在3000艘以内,不断提高企业准入门槛,远洋渔业企业数量在2016年基础上保持“零增长”。为何要控制远洋渔船规模,我国还会发展远洋渔业吗,如何解决远洋渔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

目前,我国远洋渔业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同时在产业结构、装备水平、科技支撑能力等方面均取得进步。截至2016年底,全国远洋渔业企业162家,比2010年增长46%;在外作业远洋渔船2571艘,比2010年增长66%;远洋渔业总产量199万吨,比2010年增长78%。作业海域涉及42个国家(地区)的管辖海域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以及南极海域。

于康震说,远洋渔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首先,国际海洋渔业管理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资源利用、负责任渔业管理等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被联合国列为重要议题;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渔业补贴谈判紧密进行,生产性政府补贴被高度关注;全球所有公海基本纳入区域渔业管理,管理要求日益严格;沿海国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不断拓展。其次,我国远洋渔业传统发展模式亟待改变。目前,部分远洋渔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管理不规范、安全发展意识不强,涉外违规事件仍时有发生,船员素质不高且后继乏人;产业结构仍相对单一,产业链短,科技支撑和综合开发能力等仍然偏低,综合渔业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国内市场开发不充分。

于康震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远洋渔业也要顺应国内外渔业发展形势。因此,有必要制定“十三五”远洋渔业发展规划,调整发展思路,推动转型升级,打击非法捕捞,适应国际规则,促进远洋渔业规范有序发展,树立负责任渔业大国形象,使我国从远洋渔业大国迈向远洋渔业强国。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远洋渔船总数稳定在3000艘以内,渔船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年产量230万吨左右,远洋渔业自捕水产品运回国内比例达65%以上。严控并不断提高企业准入门槛,远洋渔业企业数量在2016年基础上保持“零增长”,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远洋渔业企业。产业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成一批远洋渔业综合基地。远洋渔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涉外违规事件得到有效遏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