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人造太阳”正在从梦想变为现实(2)

2017-11-28 18:06:3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自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承担了18个采购包的制造任务,涵盖了ITER装置几乎所有关键部件,由上百家科研院所、企业承担。

2008年中方指出ITER电源原设计方案存在不安全性,并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经过多轮独立专家论证,中方提出的新方案最终被ITER组织接受。

中方第一壁采购包半原型部件在2016年成功通过高热负荷测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通过认证。相关技术被ITER国际组织推荐应用到ITER偏滤器上。

全套磁体支撑系统由中方独立建造,中方在特殊环境焊接技术和异形锻件等领域均实现了技术突破。

环向场、极向场导体在研制过程中,实现了我国低温超导股线100%国产化、100%满足质量要求,研发和生产能力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中方承担ITER装置所有31套磁体馈线制造任务,首件产品已顺利交付ITER组织。屏蔽块采购包进展顺利,在国际上率先建成一套热氦检漏系统。校正场线圈采购包全部由中方自主研制。脉冲高压变电站材料采购包成功完成了特种电力变压器、大尺寸集成性电气舱等国内罕见设备的制造。

十年来,我国从一张白纸起步,建立了符合国际大科学工程管理的管理机制,为我国聚变领域科技在国际上由跟跑者向领跑者奋进保驾护航。健全了包括项目进度、质量、核安全、运输、标准等项目管理机制,集成国内各领域优秀资源,确保我国承担的采购包制造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和交付。

国内核聚变技术由跟跑、并跑冲向领跑

据悉,我国先后建成并升级改造了中国环流器二号A和东方超环EAST,深入探索实现聚变能源的工程、物理问题。

中国环流器二号A是我国第一个带偏滤器的大型托卡马克聚变研究装置。该装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约束模式运行,使得我国成为继美、日、欧之后第四个实现高约束模式运行的国家。

东方超环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2017年7月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5000万度等离子体持续放电101.2秒的高约束运行。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万宝年表示,这是从物理上证明了这些物理过程,在长时间上尺度上是可以实现稳态的,这对于未来的聚变堆而言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国际聚变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多项物理实验研究成果位于世界前位;并在氚循环、等离子体控制、测试包层模块(TBM)、核环境遥操作及模拟计算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和突破。更为可喜的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建造了自己的核聚变实验室装置,核聚变研究已成为高校新的培养方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