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鲁冠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胆略和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2017-10-30 10:07:49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鲁冠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郑作时来源:澎湃新闻

鲁冠球 资料图

鲁冠球资料图

10月25日,创业48载的鲁冠球因病离世。消息甫一传出,国内震动。

听到这个消息,我也不禁想起十几年前以记者身份第一次去采访鲁冠球时的情景:通过万向集团约见之后,鲁冠球很快答应接受采访。而等我到达万向的会议室后,他几乎是随后就到。当时鲁冠球身体还非常健康,虽然身量不高,头发也已经全白,但思维却非常快,回答问题时声若洪钟、滔滔不绝。也许是因为谈话内容引起了他的兴趣,在约访的一个小时过去之后,他的谈兴毫无减弱,最后是秘书多次提醒下一拨客人已经等候多时,他才不得不停下话头。

在国内财经界,一直有种声音试图将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家做一个代际划分。而如果真要做个划分的话,那么创业于1969年的鲁冠球和他的万向集团,当之无愧地属于第一代创业者当中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企业。在相当意义上,万向集团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民间企业,而鲁冠球则是这家企业48年以来始终不变的管理者。

鲁冠球出身农家,却从开始谋生之时就打定主意不当农民,宁可一直在萧山一地到处私下接生意揽工度日。现在上了年纪的杭州人都知道,文革当中的浙江农村非常苦,而如果完全不事种地,日子会过得更苦,因为这样的人当时通常被视为“破脚骨”,意即为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我猜想,也正是因此,所以宁围公社才会在1969年中央号召公社办社队企业的时候让鲁冠球干,因为干部们经常要在像鲁冠球这些人身上花些功夫,让他们做工,干部们就会省心多了。

远见是成功的前提

之所以能为万向集团下一个“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民间企业”的定义,是因为万向集团的前身——宁围农机厂创立的1969年,国内政府是第一次允许农村创办社队企业组织,鲁冠球正是抓住了这一个时代的微小契机,筹资4000元找到了进入工业领域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万向创业之初,就是一个“官督民办”的民间工业企业,代表着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正式向工业转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