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运送样本、发药、做手术…医院里机器人无处不在

2017-10-26 14:44:05    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上周六,在2017江苏省消化系统疾病多学科交流高级论坛上,展开了一场临床医学领域的“阿尔法狗”人机大战。现场,多学科专家和机器人医生“沃森”一决高下,共同为1例贲门癌患者寻求治疗路径,比较谁给出的治疗方案效果更好,“火药味”十足。

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发药,机器人运输检验标本和手术包,机器人与医生一起拿治疗方案……记者发现,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融入南京的医疗服务,不仅让就诊流程不断得到优化,也让诊断越来越“精准”。

  机器人医生看病,10秒给出治疗方案

据介绍,机器人医生“沃森”的大脑内装有250本肿瘤专著、300种医学专业期刊和1500万页的论文。医生将病人的个人信息、治疗史、疾病类型、状态、是否转移等诊断层面的信息全部录入后,“沃森”10多秒钟就能给出专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推荐方案、考虑方案和不推荐方案。“沃森”前不久已在市第一医院肿瘤诊断中心上岗,协助专家为多例病人提供治疗方案。鼓楼医院的消化疾病疑难病例多学科门诊接下来也将请进“沃森”,人机合作为病人贡献更为精准的治疗。

在鼓楼医院,另一名机器人医生“达芬奇”已经成功完成了数千例手术。“达芬奇”具有3D高清放大影像技术,为主刀医生提供高清晰、全方位立体式手术视野,可以准确地进行组织定位;它的仿真手腕手术器械,消除了人手颤动,保证高质量缝合,降低手术风险,机器手还能在人手不能触及的狭小空间进行精细操作。以往,泌尿科的前列腺癌根治术需要4小时左右。有了机器人,现在仅需一名主刀医生即可完成一个腔镜手术团队的全部工作,手术仅需1个小时。病人手术住院时间也从7天缩短到3天。

“虽然人工智能目前还只能充当‘医生助手’的角色,但是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是必然趋势。”鼓楼医院消化科学科带头人丁义涛教授说。

  智能运输,标本、手术包自己会“坐电梯”

病人住院后,需进行血液、尿液、大便等各项检查,把这些标本送往检验室,一直是靠护工团队楼上楼下跑个不停。不过,自从用上智能运输系统,在鼓楼医院的住院大楼里,这样的“传统作业”早就没有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