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有机食品概念滥用认证标签随意贴

2017-09-29 13:04:01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机产品总产值为1364亿元,国内销售额约为360亿元人民币,有机标签备案17.4亿枚。共有56家认证机构开展了有机产品认证活动,11051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7104张。获得认证的有机植物生产面积达到194.5万公顷,家畜和水产品总产量为135.2万吨,产品加工量达到228.4万吨。

  有机认证标签随意贴

记者调查发现,我国有机食品市场在认证、标签方面存在多方面问题。在哈尔滨的一家超市,记者看到一款酱油产品标着有机标志,却没有看到认证机构。按照我国有机食品的相关规定,合格的有机产品必须包含有机认证标识、有机码、认证机构名称三样信息。

此外,记者还在广东深圳发现了一家号称“以有机方式生产”的农场,销售的食品主要包括蔬菜、蛋类食品,实行会员制,其每季度食材“套餐”的价格在1200元至2200元不等。业内人士认为,类似这样标榜“有机”的农产品经营者越来越多,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假”有机产品泛滥,扰乱了市场环境。

“真正的有机产品,需要认证标识、有机码和认证机构的相关信息,三者缺一不可。”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管理部副调研员陈恩成介绍。但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商家打着“有机生产环境”、“有机生产方式”等旗号,其真伪消费者往往难以辨识。

黑龙江省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通过水稻覆膜技术种植了3800亩有机水稻,经过几年发展,这个合作社初具规模,但合作社理事长姚洪亮却非常郁闷。“发展有机大米非常难,不仅投资成本高,生产流程也很严格,但有的企业只是花钱买个有机认证,按非有机大米生产,贴上有机大米的标签后,价格就翻倍,反而比我们还赚钱。”姚洪亮说,“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扰乱了有机产品市场,我们很无奈。”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业界称是因为认证机构杂乱、参差不齐且缺乏权威性。黑龙江省一家合作社从2012年开始发展有机水稻,经过三年的轮换期后,于2015年开始进行有机产品认证。其合作社负责人说,社会上有机认证机构比较多,收费有多有少,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一开始不知道选择哪家,还是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推荐下,才选择了一家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