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国重典治污渐成常态 做大绿色GDP谋增长新径

2017-09-12 16:53:02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正在进行第四批环保督察。截至9月初,立案处罚数量已超5600家,罚单突破2.8亿元人民币,近300人被拘留。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从确立终身追责制,明确损害生态环境和资源将影响官员仕途,到密集派出督察组巡查地方环境问题;从限产停产,到关停达不到排放标准又治理无望的小工厂,“重典治污”正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常态。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目前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中共十九大后环境保护措施料将更加严厉。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过去数十年粗放式发展使中国欠铝烁叨睢盎肪痴”。据中国环境保护部数据,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不达标者高达四分之三;6000多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处于“较差”和“极差”级别的监测点合计超过六成。

在此情况下,能否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绿色”作为未来发展议程的底色,不仅关乎民生,亦直接影响外界对中国前景的信心。

有海外观点认为,考虑到“刮骨疗毒”带来的痛苦,中国“向污染宣战”可能止于口号。

对此,中国第三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出空前决心。

近年来,中国密集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绿色发展。继2015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后,仅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文件就超过20件,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逐渐完善。

目前,中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均已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也已实施。今年上半年,中国环境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按日连续处罚数额超过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