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美特斯邦威大败局:昔日徐翔“玩伴”今日市场的弃儿

2017-09-12 10:49:03  市值风云    参与评论()人

来源:市值风云

作者 | 清晖

编辑 | 小鲨鱼

2012年有媒体爆出美邦服饰在货物仍在自己仓库的情况下通过“预配”,消化过剩的库存,粉饰财务报表的故事。

公司在短暂的临时停牌之后,于媒体报告当日晚就发表4000字长文对报道予以澄清。有关此事有些媒体还进行了追踪报道,一度搞的沸沸扬扬,成为资本市场的谈资。

多年之后我们很难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但是从事后看,正是从那一年 ,美邦服饰的业绩开始了漫漫的下行路。

如下图所示:

一、保壳的绝招

有读者肯定会说,风云君你搞错啦,美邦明明是从2015年业绩探底之后于2016年扭亏为盈。那我只能说你是图样图森破萨摩泰姆拿衣服了,实际上在2016年美邦实现了-5.18亿元的扣非净利润,收获了上市以来最大的亏损。

当年美邦之所以能力保不被戴帽则是因为在当年12月出售了上海美特斯邦威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美邦企发)100%股权,实现投资收益5.5亿元,这才实现了扭亏为盈,避免了被ST的尴尬。

如果只看扣非净利润的话,是这样子的哦:

卖资产是A股上市公司保壳的法宝之一,而美邦对此神技也是理解深刻。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在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卖掉不必要的业务甚至是亏损的业务,为企业做个瘦身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美邦企发并不是冗余资产,它的主营业务是仓储物流,对于一个服装企业来说,仓储物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上市公司为了防止戴帽必须卖掉它怎么办?自然是卖完了之后继续租用美邦企发的分拣中心、仓储中心和处理中心了。因此还产生了每年4800-6800万的日常关联交易费用。

看来上市公司这个买卖做得好啊,既能靠投资收益获利避免连年亏损的尴尬,又能够继续租用已经出售的资产而不影响正常的运营。

话说为啥是日常关联交易呢?莫非美邦企发的交易对手是自己人?风云君看了下,别说还真是:

美邦服饰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华服投资有限公司,美邦企发的交易对手是康桥实业有限公司。而上海华服投资持有康桥实业40%的股权,是康桥实业最大的股东。

这其实就是一个左手倒右手的交易,怪不得上市公司能够保证“投资收益”的前提下还能继续租用美邦企发的仓储和分拣中心呢。

二、大裁缝爱上了互联网

其实呢,客观地说,美邦有着很辉煌的历史,2008年美邦登陆中小板并借着中小板的东风在09-10年股价一路上涨,大老板兼创始人周成建也以170亿元的身家成了中国的第一裁缝(服装界首富)。

美邦的业绩当时节节升高,并于2011年收获99亿营业收入和12亿的净利润,一时风光无两(2016年美邦只有65亿的营业收入,只有2011年的三分之二)。

然而随着国外快时尚巨头ZARA和H&M等歪果品牌杀入中国服装市场,美邦走上了一条执着的互联网之路。2010年12月,美邦推出自己的电商平台邦购网。

然而邦购网仅开了不到1年就被剥离出了上市公司,原因有2个:一个是老裁缝的手握不好鼠标,美邦的管理层对于无限的烧钱有所忌惮;另外一方面就是来自经销商的压力。

有些传统渠道商认为,由于邦购网有时候打折打的太猛,直接挤压了传统渠道商的利益,因此邦购网成为了匆匆的过客。

美邦服饰不是在追热点,就是在追热点的路上。邦购网搁浅,体验店登场。2013年,执着的周成建玩起了O2O,并号称“一城一文化,一店一故事”,店内还提供免费WIFI哦,风云君曾经也去体验了一把,此处省略1000字吐槽。

原本想借各种免费的WIFI好好的火一把,却没想到曾经作为美邦死忠的客户群在长大离开校园后不再把美邦当成名牌,也懒得去体验,我的一个朋友就亲口告诉我,逛美邦的店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没感觉”。结果自然是体验店看者寥寥,一直没达到管理层的预期。

2015年,美邦再度出击,杀入移动互联网市场,推出“有范”APP。美邦对其初始定位是“都市运动型购物方式”,试图把门店的巨大客流在APP上保存下来,形成粘性,并花费巨资冠名《奇葩说》,以期吸引90后们的注意力。

然而巨额的营销费用并没有起到效果,最近各大门户网站(包括新浪、网易和新华网等权威媒体)正争相报道有范APP停运的消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美邦服饰线上销售如下表所示:

经历了6年的打拼,花费了巨额的营销费用,换来的则是不到10亿的营收,占2016年公司总营收不过六分之一。而上表的数据包括了目前刚刚停运的有范APP所产生的营收,有范下线后,2017年的线上营收数据可能还会下降。

这么多年的线上业务的努力显然不是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