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智引千里“油龙”入境来(2)

2017-09-12 10:12:05    科技日报  参与评论()人

给管道穿上“保暖衣”。把管道“潜伏”在地下,必须符合环保标准,既要保证管道在运行中不被极寒气温冻伤,又不能“打扰”自然固有的永冻土。经反复试验,他们采取深挖管道槽、厚填细土、为管道加套保温管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极寒气候中的管道冻胀,漠大二线工程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条采用热棒措施治理冻土融沉的长输管道,实现了国内在永冻土地带施工技术上的全新突破,为我国后续在永冻土中埋设中俄天然气管道积累了宝贵经验。

给焊接扣上“保温棚”。在极寒环境下进行管道焊接,不仅需要过硬技术,还附带苛刻条件,有时连火都很难打着。为此,他们在每一个焊接点位专门搭建了防风棚,并为防风棚穿上厚厚“棉外衣”防止温度流失。同时还采用中频加热器预热管口、电伴热带、电加热保温被对管道和焊口进行热补偿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低温下的焊接质量,整个标段7000道焊口,合格率达到95.1%。

焊接,是管道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一处焊接不合格,就等于满盘皆输,返修一个焊口的费用最少也要5万元。面对严峻挑战,胡卫军团队对焊接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成功将CRC-P260焊机改造成具有气保药芯上向自动焊功能的焊接设备。这项工艺拥有焊接质量高,耐高寒,对环境影响较低,对地形适应能力强等多种优点。由于要求高,此前没有被广泛应用。本次应用在漠大二线工程中是该项工艺首次大范围应用于中国管道工程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合格率也超越以往水平,高达97.4%。

凭借雄厚技术力量,丰富施工经验,先进机械设备和科学施工组织设计,胡卫军团队在整个标段第一个报捷。

“目前,我们正抓紧给输油管道进行最后试压,确保一次验收合格。”胡卫军和他的队友们信心满满,“能亲历中俄原油管道一线、二线工程建设,是我们的莫大荣耀,我们一定要保质保量高标准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展现中国石油工人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增光添彩。”

胡卫军团队是艰苦奋战在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上的中国石油管道大军智引千里“油龙”入境来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