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起底iPhone8产业链:争独家竞争激烈 供应商遇瓶颈(2)

2017-09-12 09:23:1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尽管如此,中国代工厂所分享到iPhone利润却极为微薄。根据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写的论文《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路利润》分析,2010年苹果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58.5%的利润,而中国大陆的劳工成本只占了1.8%。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近年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减少了供应商的层级,转而倾向于采用独家供应商。“以前苹果的做法是保证供应稳定,货比三家,因此国内有多级供应商。但现在尽量是独家供货,这意味着iPhone的订单竞争将更加激烈。”不过苹果公司方面未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这一说法。

由于此次iPhone 8对供应链的要求更加严格,其良品率不足以应付目前庞大的需求量。据《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指,新iPhone选用的OLED屏幕生产过程出现问题,延误1个月,故可能延迟交付,从而影响初期销售。

“苹果模式”

一部售价接近1000美元的iPhone 8,大约需要500个零部件组成,这由200家主要供应商提供。但苹果对这200家供应商的管理堪称极致,其要求了解每一个元器件的来源、研发、生产、测试等过程,完全控制手机生产的每道环节。此前时代周报曾报道过,苹果一直将大量手机工程师下派到元器件工厂,共同开发,“就算富士康只是个组装工厂,但苹果仍派驻了近2000名工程师”。

苹果对供应链的无缝把控,被业内友商称为“苹果模式”。除了严苛的保密协议和工序要求,苹果在零件议价上具备相当强的能力,特别是以前iPhone销量稳步增长的时期,苹果较其他手机厂商更具成本优势。

但面对苹果的高规格刁难,国内供应商并没有知难而退,相反在跟随苹果的路上越走越远。2012年苹果在全球拥有156家官方的产品和零部件供应商,当时中国有8家上市公司入围,包括A股中的安洁科技、环旭电子、比亚迪、歌尔声学等。

时至今日,中国的苹果供应商规模已经扩大至31家,如生产前置镜头模组的欧菲光、生产屏幕玻璃的蓝思科技、无线充电的立讯精密和信维通信、生产电池的德赛电池和欣旺达、从事生产声学模组的歌尔声学、检测设备生产厂商光韵达、显示屏加工设备生产厂商精测电子、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大族激光等等。它们被誉为是站在巨人苹果之上的新兴公司,iPhone的出货量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