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18岁的阿里巴巴和不属于它的经济体(3)

2017-09-09 00:25:04    中国网财经  参与评论()人

学者们说,通过十几年来的创造和创新,阿里巴巴成功将技术和互联网工具变成了普惠性的生产力-----不但用以创造商业,更加用于改造生活---如果考虑到阿里巴巴所服务对象中的绝大多数是没有互联网能力的中小企业的话,它所获得的社会成就更加惊人。在阿里巴巴成立的1999年,互联网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的高端工具,而今天,它就像水电煤一样普通而不可或缺。

经济体与公司是担当和责任的区别

几年之前外界曾经尝试用国家型公司来定义它,就像苹果之于美国、三星之于韩国,但今时今日学者们已经并不满足于这个定位。他们说,作为全球商业的底层基础设施提供者之一,阿里巴巴更像是一个社会实体-----生长于这个体系之上的合作者们,以分享和普惠的形态完成商业的创造和制度的创新,从而完成商品的全球流通。

与此同时,他们也获得这个时代给予的正向反馈。

数字显示,从2000到2016年,中国的人均GDP增长了5倍,也是这个阶段全世界人均GDP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以一个如此巨大人口体量的国家,保持那么快的增长,最终产生的影响力是惊人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阿里巴巴。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学术界是如此关心阿里巴巴经济体的定义和延展----阿里巴巴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而是从一家电商公司迅速发展为以数据技术能力驱动的搭建商业基础设施的公司,具备了从各方面参与改造和提升经济环境的能力。

马云尝试给出了答案。

他说,“阿里巴巴必须要做别人不愿意做、不能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这是我们的定位。我们倡导和参与建设一个经济体,但是我们不会拥有那个经济体。我们只是那个经济体的倡导者和建设者。我们希望这个经济体能够为全世界创造一亿的就业机会,服务二十亿的消费者,希望在我们这个平台上面有一千万家企业能够通过这个经济体盈利起来”。

参与建设但并不拥有它,这是一个更加理想主义的表述,但也使阿里巴巴更加具有广义社会体的特征----在过往的历史中,权力和边界是商业竞争的终极形态,并催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商业公司----但他们终究只是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