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黑科技”进入监管空白区 无人时代尤需守护好安全

2017-08-22 10:16:1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无人时代”迎面而来,一些“黑科技”也在不断进入监管的空白区。如果监管能对基本使用安全作出有效规定,才能为无人技术及其设备进一步推广和拓展使用场景留出更为充足的空间。同样,对数据的授权、使用乃至交换和定价同样应该有清晰的监管要求,避免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泄露隐私,同时也要对无人技术涉及的基本数据安全有所规定

百度掌门人李彦宏乘坐着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五环上奔驰,阿里巴巴试水的“无人超市”令人称奇,京东的无人机与无人车正在加入快递大军……“无人时代”似乎正在迎面而来,但与此同时,一些“黑科技”也在不断进入监管的空白区。创新科技与监管如何共进,实现良性循环,是“无人时代”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对无人“黑科技”不能不管,因为这涉及的是基本的安全问题。安全一方面来自使用。比如,如何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前,对其安全性进行全面评判?无人机如何能够不影响飞机的正常起落?物联网设备与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其顺畅沟通与交流,但无人设备们需要面对的,是与普通人共同拥有的公共环境,仅靠技术优化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对无人设备的使用权限与范围必须有相对严格的规定,使它们不对公众的基本安全造成影响。而且,监管明确后,也将对无人设备制造厂商的产品设计方向给予指引,对违规使用的处罚也才“有据可依”。

与此同时,“无人”也意味着一旦出现问题,使用者与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界定将更加困难。比如,无人车一旦发生车祸,如何判断使用者、软件提供商还是车辆制造商等多方主体各须承担怎样的责任,如何在后续赔偿和保险理赔中进行规定?在无人超市里,一旦店主事后才发现商品被损坏或者被偷窃,是否追溯以及又该如何追溯顾客的责任?这些都是监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公众而言,“黑科技”让人啧啧称奇是一回事,而一旦无人设备与设施广泛进入社会,就会引发相应的担忧,如果监管能对基本使用安全作出有效规定,无疑能给公众吃下一颗“定心丸”,这也才能为无人技术进一步推广和拓展使用场景留出更为充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