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眼科医药修复的中国力量如何炼成

2017-08-17 16:32:06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多年以后,方海洲依然不后悔当年作出的决定:走出实验室、离开教师的讲台,毅然投身到中国的生物医药科技事业中去。

如今,方海洲创立的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胜生物”)已成为国内眼科医药修复龙头企业。

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研究的企业,亿胜生物从实验室起步,历经十数年投入研发,最终成功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克服了生化提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这个全球科研难题,成为全球第一家将其实现产业化的生物科技企业。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不知名小企业成长为港股上市公司,亿胜生物的创业历程代表的正是研发型创业药企如何参与全球竞争的一种模式。

亿胜生物科技股价走势图。行情截图来源:富途证券

全球首个产业化成功案例

方海洲很早就立志于研究生物科技。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生物科技还是一个相当新的科技,细胞因子、基因工程对于多数人来说,仍是相当陌生的概念。

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方海洲尝试研究一种生化提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技术。

bFGF是哺乳动物和人体中存在的一种非常微量的活性蛋白,对来自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如上皮细胞、真皮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具有促进生长和调控的作用,参与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bFGF产品在眼睛损伤、皮肤损伤、糖尿病溃疡、骨折及神经损伤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生产相关产品需要大量bFGF原液,而彼时每克原液成本高达2.6亿美元售价,全世界仍没有一种产业化的提取方法出现:提取bFGF极其困难,1万头牛大约可提取1克。

1992年,他放弃了学校安逸的教学生活,前往珠海创业,从事研发工作,后来担任亿胜生物董事总经理。

作为国内较早介入生物科技领域的一批研究人员,他们的路着实艰难:以方海洲为核心的技术团队由50平米的实验室开始起步,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中渡过,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来研究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