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反传销江湖的红与灰:软硬兼施 有人是冲着赚钱来的(7)

2017-08-14 11:43:0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凌云也认为,反传销行业门槛低,“越来越多人加入反传,不排除有人冲着赚钱来的,有些收费很高。”

事实上,缺乏合法身份、行业标准的反传销行业,其收费方式、解救与反洗脑手段都游走在法律的边界上。

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立伟看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成立社团组织应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查认证和登记备案,才能取得合法社团组织的资质。因此反传销组织是否合法、收费是否合法以及反洗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限制人身自由行为,都存在争议。

吴立伟建议,有关部门或者立法机关应该考虑制定公开的、合法的执行体制,设立反传销教育的标准,否则“传销组织涉嫌违法犯罪,反传销也可能涉嫌”。

  传销人员被控制在路边。

人员流失

最近,蒋德胜多次想过放弃,并由专职反传销变成了兼职。

曾经,在他的反传销协会里,专职的有50人左右,兼职志愿者超过100人,高峰时曾达到200人。

但反传协会的人员并不稳定,来来往往的,大多是有过传销经历的人。如今,蒋德胜网站上的志愿者还剩70人左右,很多渐渐都不做了。“人员流失很严重,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

有一次,他们接到一个小女孩的求助,家人陷入传销,志愿者自费过去以后,对方家人要求看工作证,最后志愿者只能离开了。

后来因为经费问题,蒋德胜把办公点撤掉了,依靠网络分散办公。10年下来,蒋德胜觉得心灰意冷。“一个是注册难,缺少监管,缺少自律,这个圈子就比较乱了,收费也没有统一的规则,还有一些违法的行为,所以很多志愿者就不愿意继续再做了。”

他曾经去过天津的民政局,民政局让他找社团局,社团局让他找相应的监管单位。他又跑见了市局的领导,把资料交了过去,但没有收到回复。“因为注册不了,所以也不是个正规组织,没有经济来源,支撑不了。”

凌云回忆,2004年国内出现第一批反传销组织,但一年后就解散了。两年后,李旭组建了反传销协会,叶飘零成立中国反传销网,如今后者已经退出。

一边是反传人员的流失,另一边,网络传销、金融传销泛滥,凌云常常感到自己“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