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揭秘虚假招聘:网络招聘从未因虚假信息被判罚

2017-08-07 10:32:1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据统计2017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将近800万人,对于这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形形色色的网络招聘平台成了他们向社会“推销”自己的重要途径。近日,BOSS直聘针对社会上对其招聘信息审核不严的问题连续发出声明,表示将增加人脸识别等功能,避免应聘者上当受骗。

为此,法制晚报将目光对准“虚假招聘”,从我国几家最大的线上招聘平台出发,分析其涉及的刑事案件特点及危害。

网上应聘谨防诈骗 58同城风险最高

以上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查找范围是2008至2017年所有的一审判决。查找关键词绝大多数为招聘网站的名称,个别关键词为招聘平台的母公司。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招聘网站最容易引发的是民事诉讼,这些民事诉讼主要以应聘者与签约公司的劳务纠纷为主。

在以上11个招聘平台中,涉及刑事案件较多的是58同城和赶集网,其中58同城是唯一刑事案件数量高于民事案件数量的。

凡是涉及刑事案件的招聘平台,最常见的犯罪手段就是诈骗。诈骗类文书均占整个平台涉及判决的一半以上,其中58同城涉及刑事案件最多,有191起,其中涉及98起诈骗。

在一起案件中,被告在58同城网等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谎称美的公司、顶新国际集团、洁丽雅公司等大型企业招聘员工需要面试,将被害人骗至面试所租的出租屋内,并向各被害人收取人民币2000元至3000元不等作为面试押金,而后又虚构用人单位要求高、工作辛苦、可能远派至偏远地区工作等各种理由,说服各被害人放弃应聘,从而骗取被害人所缴纳的全部或部分面试押金。

另一起山西晋城市审理的案件中,被告人谎称自己可以安排人进入富士康工作,在58同城招聘平台上发布虚假的富士康招工信息,前后骗取11人,总计11500元的“进厂费”。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这些诈骗案件绝大多数均涉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招聘主体往往是根本不具有公司资质的个人,他们打着正规公司的旗号在对方入职前设立一个个收费名目如面试押金、风险定金、培训费、入职费等等。不少求职者要么被招聘方以各种理由劝离或婉拒,要么直到上班才发现自己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