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行业协会价格行为不是“法外之地”

2017-08-02 07:31:1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近年来,行业协会触犯价格、反垄断法律法规的情况常发、多发,社会各方面反映比较强烈。《行业协会价格行为指南》的发布,向协会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价格行为法律引导,也为价格主管部门执法提供了重要指引,是解决当前协会价格违法行为多发的重要途径,也将利于加强对协会的事中事后监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协会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越来越高,其价格行为往往会对市场价格秩序造成行业性、区域性甚至全局性的影响。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公告形式发布了《行业协会价格行为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南》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价格、反垄断法律法规对行业协会这一特殊主体价格行为规范不细的问题,引导行业协会守法,帮助价格主管部门执法。

问: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什么会专门就行业协会的价格行为出台指南?

答:近年来,我们在价格监管与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发现,行业协会触犯价格、反垄断法律法规的情况常发、多发,损害了市场竞争秩序,加重了企业负担,社会各方面反映比较强烈:一是随着价格改革的深入,放开由市场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在一些竞争不充分或者准入门槛较高的行业,行业协会往往通过发布行业指导价、基准价等形式,引导、控制行业整体价格水平,损害经营者的定价自主权;二是行业协会对行业自律的理解还不到位,把鼓励、引导行业内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作为价格自律的主要形式,一些行业协会组织限产保价,客观上保护了落后产能;三是部分行业协会在向社会提供培训、咨询、会展等服务过程中,欠缺规则意识,强迫接受服务、乱收费等现象还比较突出。

为进一步引导、规范行业协会的价格行为,我委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健全市场价格行为规则”的要求以及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工作的部署,结合价格、反垄断执法实际,发布了《行业协会价格行为指南》。

《价格法》与《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价格活动作出的相关规定是比较原则性的。《指南》的发布,向行业协会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价格行为法律引导,也为价格主管部门执法提供了重要指引,是解决当前行业协会价格违法行为多发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对行业协会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