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上市公司紧盯跨境并购“超级探路石”

2017-07-20 15:46:31    中国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二季度以来,我国企业跨境并购出现复苏迹象,作为主力军的上市公司近期更是频现“大手笔”海外并购。不过,监管层对于非理性对外投资的监管力度并未放松,部分上市公司直言遭遇“想出不敢出”的烦恼。分析人士指出,企业理性作出的、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的真实合规跨境并购将得到支持。

缓慢复苏

“年初考虑过到海外并购项目,但最终放弃了。”深市某上市公司高管陈华(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当时主要是考虑到不确定性很多,“我们关注到最近又有不少公司活跃起来,我们先观察这些‘探路石’的效果再作打算。”

陈华口中的“探路石”近期频频出现,其中不少是“超级大手笔”。如17日,万科宣布联合厚朴投资、高瓴资本、中银投资等财团参与新加坡上市公司普洛斯的私有化。如果交易达成,总金额高达159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785亿元)。9日,中远海控和上港集团宣布了集运市场迄今为止的最大买卖:拟作价最高49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29亿元),要约收购东方海外国际100%股权。

事实上,自从一季度遭遇“急刹车”之后,以上市公司作为主力军的跨境并购已迎来复苏期。Wind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海外并购高达139起,几乎与上年同期的142起持平。同时,商务部7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对外非金融投资达到2016年12月以来最高值,为136亿美元,环比增长65.5%,实现连续第二个月正增长。而在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中,跨境并购是重要一块。

“去年底的新政让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明显放缓,但二季度的情况比一季度有所改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开始适应新的政策监管环境;另一方面,与我国外汇储备企稳有关。

1月,我国外汇储备一度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不过随后连续5个月上升,2月以来持续稳定在3万亿美元之上,截至6月末的外汇储备为30567.89亿美元。“外汇储备改善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跨境并购的回暖。”董登新表示,海外并购需要大量消耗外汇,在我国金融市场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