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共享单车频频碰壁:新业态考验“放管服”(2)

2017-07-19 11:34:58    半月谈  参与评论()人

先管住还是先放活?

面对新业态、新模式,地方政府是允许其一边发展一边规范,还是“一刀切”直接卡死?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多是鼓励、宽容、审慎的态度,但在个别地方确实也“碰了壁”。

摩拜单车四川区域媒体事务经理王东荃说,峨眉山市城管说企业是违规入驻,但并未告知企业究竟违反了哪些具体规定,不仅要查扣车辆,还要按“占道经营”对企业进行处罚。

为何在其他城市大受欢迎的共享单车在峨眉山市变成了“占道经营”?半月谈记者通过当地宣传部联系峨眉山市城管局。宣传部门表示,城管部门不宜此时就此事接受采访。

摩拜单车政府事务部总监邢林说,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最早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受到市民普遍欢迎,绝大多数城市对共享单车都持欢迎态度。但是,在少数地方也受到一些阻碍,比如四川峨眉山、安徽六安、江苏苏州、贵州遵义等地。其中,安徽六安已允许共享单车试运营,但是峨眉山、苏州、遵义等地仍未放行。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共享单车受阻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的地方政府只考虑城市管理方便,从自身工作便利角度出发,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认为共享单车会增加工作量,忽略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二是有的地方投资建设了公共自行车项目,认为不再需要共享单车进驻;三是因为某些地方政府没有明确主管部门,城管、交通都不分管,所以暂时不准共享单车进入。

让市场和政府各司其职

面对分享经济的新模式,是沿用惯性思维的老办法,甚而拒绝、扼杀新的商业模式,还是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和社会共治模式?答案不言而喻。

就传统而言,公共交通有地铁、公交和出租车三种方式。两个月前,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仅摩拜单车一家,在成都每天运送的人次就已超过地铁,在北京也超过了出租车每日的运送人次。

最近交通部印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表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是分时租赁营运非机动车,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方便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重要方式。

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诸大建认为,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由相关部门提供的有桩公共自行车是公共服务,而对于由企业提供的共享单车,却有不少人认为其不属于公共服务,原因是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同。但是,判断一个产品姓“公”还是姓“私”,不是要看它的运营主体是不是政府部门,而是要看它提供的服务是否具有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