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行业观察:网络直播打开非遗传承新思路

2017-07-10 08:45:41    农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当“高冷”的非遗遇到“热闹”的网络直播,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日前,多家单位借助网络直播这种新兴的传播工具,不仅让公众体验到非遗的文化魅力,更推动了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直播+非遗”为非遗的传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令人眼前一亮。

网络直播让非遗登上大舞台。非遗属于活态文化,要保持生命力就需要宣传展示,但绝大多数的非遗受展现形式、资金条件等限制,很多非遗只能在小块地区或对个别观众展示,受众面窄,公众的知晓度严重不足。网络直播进入门槛低、成本趋近于零,但面向的观众群体极广,仅花椒的非遗直播直接吸引了700万网友的追捧。而且这些观众大都是求知欲强、追求创意的年轻群体,为非遗传承奠定良好基础。

网络直播推动非遗走进市场。长期以来,非遗保护都依靠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但这些支持毕竟有限,要想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必须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借助网络平台,更多的人直接观看到非遗文化产品的产出过程,增强了非遗的吸引力,进而培养了观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这对于非遗传承的刺激无疑是巨大的,非遗传承人得到了物质保障,就能够投入更多精力到创新和技艺提升中,让非遗又能焕发新时代的活力。

当前,先尝螃蟹的还是一些手工艺类的非遗文化。非遗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诸如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医药等诸多门类的非遗文化,同样也具备触网的条件,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传统非遗文化有望迎来又一次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