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保健品“会销”连哄带骗 冷静期专治“你情我愿式”欺诈

2017-07-07 09:17:14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近年来,“会销”成为保健品乱象新花样:不法经营者利用会议推销形式,以“专家”讲座、“名医”义诊、免费赠送、低价旅游等隐秘方式卖保健品。在保健品推销员的温情营销下,不少老年人往往会冲动性消费,购买大量价格高昂的保健品。江苏省日前出台的消费者保护条例,率先将“冷静期”制度引入“会销”保健品领域,让消费者享有“7日后悔权”,有望遏制保健品“会销”乱象。

跪式推销+甜言蜜语

保健品“会销”无所不用其极

今年87岁的黄秀兰编写了一本书——《心理健康活百岁——延缓衰老的策略》,其中有一章节,她专门分析了老年人喜欢买保健品的5种心理——期望心理、恐惧心理、名人效应、孤独心理、从众心理。

黄秀兰被公众熟知不是因为这本书,而是对着媒体镜头说出了自己多年深陷购买保健品而不能自拔的故事。黄秀兰退休前是浙江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像很多老年人一样,她也是经不住年轻的保健品推销员“甜言蜜语”,不停地“买买买”。自1998年以来,她共花了40多万元买保健品。

“保健品公司无所不用其极,叔叔阿姨叫的甜得不得了。”她说,有一次,推销员跪在讲台上,还管台下的人叫爸爸妈妈,“大家都很感动。一下就100多人下单了,一单5000多元,几十万就到手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老年人被哄骗购买大量天价保健品现象多发。以“保健品”关键词通过百度新闻检索发现,相关负面新闻连篇累牍地出现。老年人痴迷购买、虚假宣传夸大功效、非法添加质量不过关,这是保健品新闻中较为常见的三类。

“大多是愿打愿挨,没有强迫,没有充分证据来证明是一种欺诈行为。”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多年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景明说,哄老人买保健品的套路几乎都是一样的——大打温情营销牌。例如,给老年人发鸡蛋施以小恩小惠,或者来点高档的,组织老年人免费住星级酒店、泡温泉,结束时再拿出保健品推销。但这些行为大多不是一种“强买强卖式”的欺诈,而是一种“你情我愿式”的交易。

“冷静期”引入“会销”保健品

给商家戴上“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