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贯穿“三市四省” 京沪高铁带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2)

2017-07-05 14:07:5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激发沿线城市发展潜力

一条铁路往往会成就一片区域或者一群城市,京沪高铁运营以来,沿线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

贯穿京、津、冀、鲁、皖、苏、沪“三市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沿线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6.7%,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个。京沪高铁途经的地理区域特点,赋予了其特殊的使命和期盼。沿线许多城市以高铁为依托,建设了“高铁经济带”“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重构了各自的“经济版图”,激发了城市发展的潜力,也带动了沿线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上海虹桥站投入使用,2010年上海开发建设了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商务中心———虹桥商务区。7年来,虹桥区域化发展效应已经显现。虹桥商务区紧邻江苏和浙江两省,处于“长三角”城市轴的关键节点,区位优势明显。很多企业采用“将中国区或‘长三角’区域总部设于虹桥商务区、将制造工厂挪至‘长三角’城市”的业务模式,借助高铁搭建总部与工厂通道,帮助企业降成本、增效率。目前,虹桥商务区已入驻企业超过700家,其中包括30余家开发商总部和上市公司区域总部,累计注册资本37.25亿美元。

“随着虹桥商务区的发展,周边城市从一开始对商务区‘吸干’本地增长能量的担忧,渐渐变成搭上商务区发展‘快车’的喜悦。”一位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负责人曾表示。高铁让上海的能量辐射到周边城市,带动周边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并且提升“长三角”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活力。

南通、嘉兴、无锡、常州等周边城市,纷纷以各自特点打出全新的产业承接牌,协同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寻找到自己全新的定位。如今,在“长三角”地区,一个以“上海知识型服务业体系”“杭州现代商务休闲、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高附加值产业体系”“宁波现代物流商贸和电子商务为主的商贸产业体系”“苏州、无锡、常州等区域特色新型制造业产业体系”为核心的区域联动发展新模式正在形成。

“高铁同城效应”凸显

京沪高铁促进了沿线城市群之间的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便捷的交通使劳动资源在市场的调配下流动更趋合理。随着高铁开通的延伸效应,上海、南京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引领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基地外迁,采用将总部或研发中心设于中心城市,将制造工厂挪至周边城市的发展模式,借助高铁搭建总部与分厂、研发中心与制造中心的通道,帮助企业降成本增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