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首个医师多点执业平台落地 业内:共享医生尚难规模化(2)

2017-07-05 09:04:01    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评论()人

医生集团短期难规模化

事实上,尽管目前移动医疗的平台数量超过2000个,但行业还没有诞生一个独角兽,不论是健康管理类还是在线问诊类的APP,均还在探索阶段。

詹智勇也清楚“共享医生”还需要一定的探索周期。他说,尽管有许多的医师有多点执业的意向需求,但大多数医师目前对多点执业的具体操作与执业地点仍不够清晰。作为还在探索期的成长性平台,平台在准入医师的专业性方面坚持“严标准”。“我们每一个看病的医生都是副主任医师以上,我们将努力把杜绝红包、杜绝药品回扣作为行医的基本准则,对所有患者张开怀抱,一视同仁。”

广州市脑科医院原院长、大医汇联合创始人马崔认为,看病难、找名医看病更难,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难题,公立医院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民营医院的不断产生和壮大正对医疗市场产生冲击。“现在应该说多点执业还在搭建平台和摸索当中,实际上在北京、上海也做过,但由于准备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成功的不多。”

到目前为止,公立医院对于多点执业政策的推行有些迟疑。在广州一家三甲公立医院任职的陈教授向记者透露,尽管政府在提倡医生多点执业,医生也愿意去做这个事情,但还是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没有一个院长会在医院里面组织大家学习多点执业的文件,现在都是锁在柜子里的。但实际上多点执业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只是没有一个正规的程序而已。”

陈教授坦言,一名医生每天的工作已经很忙,有时候一个月能有一个周末在家休息就很开心,外界有些对医生多点执业可以提高收入有些误解,更多还是希望能够解决平时工作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为病人提供一些方便。

前述民营医院院长则认为,医疗共享经济就是改变过去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缓解优势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服务治疗欠佳的问题,提升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和体验感,但在实际推广中还是摆脱不了政策壁垒过高、行政体制冗长等问题,短期内很难形成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