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6月28日:保障房闲置问题为何愈演愈烈?(2)

2017-06-28 14:36:2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保障房建设不妨多听听民意

真正的问题是:“超40万套保障房闲置”,然后呢?审计署的名也点了、问题的原因也讲了,如果只是“点到为止”,恐怕闲置等乱象只会有恃无恐。在高房价挤压民生的现实语境下,放任保障房闲置不用,这种“恶示范”只怕遗毒深远。一句话,保障房开工率固然重要,“入住率”与“满意率”恐怕更为要紧。一首和谐优美的保障房圆舞曲,楞是在地方演成了荒腔走板——超40万套保障房大唱“空城计”,对等的责任清单也该成为审计署公告的“标配”了吧。【详细】

眼下,要想破解保障房空置难题,除严格落实考核问责制度外,还有必要考虑改变其建设程序和监督监管模式。要想破解保障房闲置难题,须在多个环节倾听民意。比如在保障房项目规划、选址、户型设计等方面,应该公开征求民意,或面向保障对象召开听证会,由保障对象参与决策。但现实中,很多地方政府却不愿这么做,而是一心想把配套齐全、交通方便的黄金地块用来市场化竞拍,以便增加财政收入。其实,保障房未必建在黄金地块上,只需地方政府适当“让利”,拿出一些交通、教育、购物等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供保障对象选择,让需求和供给更完美对接,这样闲置浪费现象自然会少一些。

再如,对保障房建设过程要强化监管监督。长期以来,对保障房监管的重点往往在项目验收环节,但这时有些质量问题已然存在,更何况一些地方的项目验收也是走过场。因此,对保障房的监管应该是全过程监管,而且应该考虑让保障对象参与监督。如果保障对象的代表能经常进行现场监督,且监督意见能得到有关方面重视,相信质量问题、配套问题等都有望避免。此外,在考核方面也不能只看冰冷的数字,还要让保障对象参与打分。【详细】

微言大义:

@月光下的凤尾猪201706:我几年前路过一处保障房楼盘,都快到庄稼地了,至今还挺荒凉的,没地铁没公交。

松元永岩:那些没法住人的保障房,当时都是谁拍板建设的?应该有人被追责吧。

@打伞的鱼6666:保障房的建设、分配和管理,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保障房闲置,是屡审屡犯的老问题。审计结果显示,从2015年十几万套保障房闲置,到2016年超过40万套,问题甚至还愈演愈烈了。大量闲置的保障房不仅无助于民生,还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对某些作出相关决策的地方官员来说,他们难道真的不知道那些草率建成的保障房是没法住人的吗?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在土地出让金的巨大诱惑面前,为了不把好地块“浪费”在建设保障房上,恐怕就只能不计后果地敷衍了事了。这些官员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你们在决策时,是否真的做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