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揭秘科研试剂造假:回收旧包装打上进口标签卖高价

2017-06-19 17:00:38    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评论()人

经销商可能会将一管抗体分装成两管、三管甚至四管,然后分别兑水。造假者的另一种手段是用回收的国外品牌的旧包装,直接装入来历不明的试剂,贴上打印的进口品牌标签,就能卖大价钱

大学、研究所使用的生物试剂也有假货吗?5月1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中国科学家与假冒试剂的秘密战争》一文,根据文章描述,中国存在着一个利润丰厚的假冒试剂市场,科学家们在想方设法对付这些假货。

试剂造假听起来有点儿匪夷所思,把这个现象说得通俗化一点,或许就很容易理解了:买试剂和到国外代购包包的套路很相似。为了能够买到免税的产品而选择买水货,但是又常常会因为不了解代购方,而买到假货。

这不是国际学术期刊第一次对中国的假冒试剂投入关注。2009年5月,另一家世界权威的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就曾报道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特聘研究员席建忠购买到假细胞培养基的经历。国内的科学网联合《科学新闻》杂志就关于科研试剂耗材造假现象在网上曾做过问卷调查,在将近500份问卷中,有43%的人曾使用假冒伪劣试剂耗材,比例几乎达到一半。

国内科研试剂造假的“套路”沿用了制造普通假冒伪劣产品的做法。例如,2007年,生物在线网站曾披露,国内许多企业向各大科研机构出售所谓“美国ADL公司的ELISA试剂盒”,然而,这家公司并不存在,它是由国内商家杜撰一家“美国公司”,然后将国产试剂盒套上国外身份进行销售。

由此可见,假冒科研试剂的出现在中国至少有10年的历史了,但至今它依然是令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感到困惑的问题,以至《自然》杂志最近再次关注此事。

隐秘的试剂造假

根据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生物试剂,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作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者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我们日常听到的抗生素、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甚至动物源性的组织和胚胎等都属于试剂的范畴,是生物科学实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黄嵩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行政副所长,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他们研究所一年有4000万元经费花在购买试剂上,几乎占了整体科研经费的一半。在采购试剂的时候,假冒试剂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1234...全文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