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联想困局:丢掉第一宝座后何去何从(2)

2017-06-07 09:42:16    科技日报  参与评论()人

但廉价的另一面是品牌低端。在利润更高的高端领域,“中国制造”不被中外消费者认可。

实际上,联想并非没有认识到从制造向技术、再向品牌升级的重要性,并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包括两次重大并购。

2004年,联想公司正式从LEGEND更名为LENOVO,并与国际奥委会合作,开启了全球化历程。一年后,联想正式宣布并购IBM全球PC业务。这一举措可谓开中国企业品牌化的先河,标志着联想向品牌高端化、国际化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一场并购案的目的,不外乎是收购品牌、资源与市场。联想的收购,把并购对象——ThinkPad这一优秀品牌的价值,攫取、利用得淋漓尽致。”品牌学者尹杰说。

在他看来,IBM当时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专利,其创立的个人计算机(PC)标准,至今仍在延用。而联想存在的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品牌全球认知度低、销售渠道匮乏等问题,此次收购后都迎刃而解,真正推动企业走上了国际化道路。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中,这是为数不多的完美收购。

并购IBM PC业务的效果,立竿见影,并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成为联想的顶梁柱。从2013年起,正式超越惠普成为世界第一大PC厂商。

摩托罗拉折戟沉沙

令人意外的是,联想的首次海外并购,竟成了最后的巅峰。此后一系列并购,尽管收获了一手好牌,但都没能再现ThinkPad的辉煌。

2014年,联想从谷歌手中以24.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曾一度被国人视为手机代名词乃至身份和财富象征的摩托罗拉。当时,联想正面临着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全球排名下降的困难。人们普遍认为,联想完全可以借此将LENOVO联想手机品牌像ThinkPad 那样提升到高端层面,成为联想又一个经典并购案。

然而,联想这次没那么幸运。

在功能和设计创新上并未有重大建树的情况下,联想将Moto X以600到700美元的高价推向市场,与如日中天的苹果、三星竞争,最后惨败——2015年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出货量,仅为20万台。

遭遇挫折后,联想又推出了模块手机,力图树立品牌特性。不仅着力强调摩托罗拉的技术底蕴,更坚信模块化技术会让摩托罗拉起死回生。但今天手机业务的表现,无情否定了这一切。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就认为,联想的移动业务难以摆脱下滑之势。“如今的智能市场已经呈现寡头竞争的态势,Moto很难发力,联想也很难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