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DRG来了,医保改革跨出一大步(2)

2017-06-07 09:42:1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张振忠表示,接下来将在全国统一疾病分类与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编码和病案首页等,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医疗数据的标准化,实现可对比、可分析的医疗大数据体系,不仅为DRG收付费改革服务,同时也为临床决策、医疗质量监管、辅助科研、个性化治疗等诸多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需持续改进和动态完善

“临床数据尤其是病案首页的规范化,是推进DRG收付费方式改革的最大技术瓶颈。”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支付制度与医学编码研究室副主任于丽华说,监测数据显示,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同等级医疗机构间,国内疾病诊断名称、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的计数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们曾经做过测试,让临床医生和病案室人员对同一疾病诊断进行病案首页书写,发现存在明显的不同。”于丽华表示,试点工作要实现病案首页统一,统一上报最小数据集、知识库和信息接口,制定统一编码规则。从医院之间做起,逐步过渡到城市之间,再到全省形成统一标准。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DRG,并陆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研究工作。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开始用DRG进行医院工作评价,始终未实现医保支付的现实运用。近两年,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的推动下,辽宁沈阳、云南昆明、吉林长春等地也开展了DRG试点,进展程度不一,部分城市认为“DRG太高大上了”而转为按病种支付;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的指导下,云南省禄丰县开展了“农村版”DRG试点,在取得成效后开始在国内新农合领域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试点工作在相关规范和基础工具上均存在不同,也就是使用不同的“版本”,今后如何统一还是各自发展壮大,同样需要观察。

“这将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动态完善的过程。”张振忠比喻,这项试点就像当今的百度地图,只有上亿用户不断积累使用经验,持续提供反馈,才能做到“今天门前的路封了,明天地图就告诉你要转弯”。试点会议透露,争取到2018年,率先试点的这37家医院有望得到初步评价,计划在2019年将DRG推广到50个城市,并在2020年增加到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