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APP打赏支付之战一波三折 苹果将为傲慢和霸道付出代价

2017-06-07 08:55:36      参与评论()人

资料图。

打赏“过路费”惹风波 微信用户粘度超苹果

作者:王莹 来源:法治周末

苹果和中国众多应用开发者的“打赏支付之战”一波三折。

4月19日傍晚和4月20日凌晨,微信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先后发布一则《遗憾通知》和一则《再次通知》,称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关闭了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及替补的二维码转账功能,但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不受影响。

其间,苹果方面曾针对此事作出回应,“微信可以选择提供‘App内购买’让用户赞赏他们喜爱的公众号运营者,如同我们提供这一选择给所有的开发者一样,微信只需正确使用APP内购买体系进行开发即可”。

5月19日,苹果在微信之后企图扩大封杀范围,有关苹果又要征收其他中国社交APP打赏功能30%“过路费”的报道见诸网络,被苹果约谈的高管纷纷抱怨,再次引发众多网民热议。

舆论关注热度

截至6月5日,以“苹果打赏”为关键词在百度进行搜索,找到相关新闻约3060篇。新浪微博#苹果关闭微信打赏#话题阅读量达到279万。

从总体趋势上看,传统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以新浪微博为主)舆情走势基本一致。

4月19日,舆情开始发酵。4月20日至4月21日,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网民讨论,传统网站纷纷跟进报道,舆情快速升温,新闻量和微博量分别达到最高峰。此后,舆情开始回落。

一个月后,苹果扩大封杀范围,新消息再次引爆舆论,于5月19日形成一个小高峰。5月20日舆情热度稍有回落。随后,知乎、映客等平台更改付费规则,舆情再次升温,保持高位,媒体持续关注并引发进一步讨论。

据谷尼新媒体大数据监测平台“新微邦”显示,与“苹果打赏”相关的新闻中,今日头条号“创业邦”在5月22日发布的文章《“打赏可以,但我要抽成30%”,那么,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阅读量高达310万次,评论数超3.9万,在阅读排序中位居第一。5月23日至5月30日,舆情热度呈下滑趋势。31日,由于罗永浩对相关新闻的转发,舆情再次波动,形成第四个热度小高峰。罗永浩对苹果的评论“流氓乱抽成”也引发了大量媒体关注。

媒体评论摘要

1.关闭打赏的真正原因在于双方的战略意图

《南方日报》发表署名为王庆丰的评论文章认为,微信打赏已经运行良久,和苹果也相安无事,这个时候关闭它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的战略意图。从定位可以看出,苹果把自己作为平台方,把微信视为开发者,而微信作为拥有8亿用户的超级应用,也正有意向平台方进化。

2.苹果将为自己的傲慢和霸道付出代价

东方网有评论文章指出,表面看起来似乎只是影响到了腾讯的微信产品,以及一些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但实际上这是对所有中国网民网络习惯和产品选择权的一次严重侵犯。中国古话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便苹果手握制定平台游戏规则的权柄,但也不能因此而有了“店大欺客”的念头。你不尊重用户的想法和需求,用户会用自己的钱包和信用卡来“投票”。

3.苹果强收“买路钱”已经涉嫌违法

环球网发表署名为方兴东的评论称,苹果这种明显超越常理和常规的做法,主要凭借的还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强大的垄断地位。除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苹果这种强制抽成30%的新规,以平台搭售增值服务的方式,以及迫使互联网公司面临接受还是出局的“二选一”行为,还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网民观点倾向性分析

法治周末记者随机抽样365条网友观点进行倾向性分析:

微信比苹果手机重要,32%

网民“电商人小鱼”:腾讯的qq和微信作为社交软件有些不可替代性,特别是高端用户。如果有一天苹果手机上面不能用qq或者微信了,我会选择用安卓手机,物美价廉,符合中国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

网民“瑟瑟发抖的文盲”:微信里有耗费精力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啊,苹果就是部手机……

苹果与用户争利益吃相难看,23%

网民“是你的红桃A”:苹果吃相真难看,刮分创作者与用户利益!

网民“呵呵滚来滚去”:苹果这是从用户这里抢钱啊!凭什么?

支持国产手机,18%

网民“清晨薇儿”:我决定还是放苹果回美国吧!我们有华为!

网民“鸡爪_C”:我选OPPO!

两强相争受伤的是用户,13%

网民“shengshaojun”:顺丰菜鸟之争,苹果与微信打赏之争,最受伤的是用户。强烈要求加强反垄断立法执法力度,还市场一个健康的环境。

网民“v致远丶”:最终为难的还是用户。

很少使用打赏功能,10%

网民“小超特烦恼”:打赏功能我从来没用过,也没关注过。我觉得那些着急的人,一定是被打赏的公众号。所以说呢,关我这样的普通用户什么屁事!

其他,4%

网民“四喜丸子”:以后不要轻易赞赏,否则就暴露了你是草根安卓用户的秘密。

舆情点评

从该事件的舆情处置上来看,苹果公司对微信发布的通知,回应十分迅速,但从舆情反馈的结果来看,微信几乎获得了一边倒的支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弱者即正义”的感情倾向。作为全球范围内最主流的手机系统之一,苹果iOS系统的封闭性一直饱受诟病,其“APP内购买”规则更给人以“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强势感觉。“平台和应用是个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体系,如果某一方过于强势,对整个产业链都是不利的”,通信观察家项立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APP商店的体系下,苹果的那种强势是令人反感的”。

而作为主要舆情涉事方之一,原本以强势闻名的腾讯团队在这场战争中却扮演了弱者的角色。不得不说,在经历了当年的3Q大战之后,腾讯在公关方面显得更为理性,不再怒发冲冠。其向数亿的月活跃用户表明:因为苹果不同意,所以只能关闭打赏功能,还被迫关闭了两次,但安卓版微信依然支持这个功能。“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让舆论继续发酵,让用户自己去感受苹果和安卓对待用户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虽然苹果的回应表明了“这个锅我不背”:微信公众号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但在关于此事的新闻跟帖及微博评论中,苹果显然还是成了一个“惹了众怒的坏蛋”。

其次,舆情事件中网络受众的“围观心态”。其实打赏功能只是微信中很小的一个功能,对普通用户来说并非至关重要,但仍有很多用户包括安卓用户在内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网民“帽子”颇具挑衅意味的评论也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我就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甚至有不少网民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表示:“腾讯作为中国网络公司的几大巨头之一,必须要拿出当年死磕360的气势来!”

第三,出现“舆情搭车”现象。梳理网民观点,可以发现,除了对本次打赏之争的讨论外,还有一系列以往遇到的苹果手机问题集中爆发在公众视野,比如:产品创新不足,用户失望大于期望;对待果粉态度欠佳,对中国消费者态度高冷;在大陆实行“三级定价”;产品维修困难,售后服务欠缺等。

根据苹果最新财报显示,苹果中国区营收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滑。不仅如此,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表明了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也在日渐下滑,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在中国整体销量大跌了四分之一,市场份额跌破了10%。

汹涌的舆情背后是民意。巨头公司之间的博弈和制衡屡见不鲜,这是商业发展到一定形态之后的必然。但无论规则怎样制定,谁敢率先以牺牲用户体验来换取商业利益,谁就会先被用户抛弃。而在残酷理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日益崛起的本土手机品牌留给苹果的用户空间已经不多了。

关键词:苹果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