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可燃冰:可否让我国占据未来能源制高点?(3)

2017-05-22 11:42:1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近年来,我国实际已经不断加大天然气开采利用。在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天然气的主体能源地位,提出力争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占比提高到10%。

但应注意的是,可燃冰未来进入商业实际利用,仍有长路要走。

有专家表示,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覆盖它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很难,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而且,更值得关注的是环境问题。因可燃冰的封存是靠低温结冰封存。如温度升高,水合物中的甲烷可能溢出,如开采不当,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这对于我们的开采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若攻克,人类的能源史,又将掀开一个新的篇章!(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晓芳)

(评论)商业开采尚待时日

黄晓芳

受可燃冰试采成功消息带动,虽然近期A股低位盘整,大部分股票走势低迷,但19日,以石油钻探为代表的可燃冰概念股大涨,部分股票甚至直接封了涨停板。

客观地说,可燃冰作为一种可能引领未来的能源,我国能在其开采上实现重大突破,是可喜可贺的大好事。但话说回来,可燃冰要真正实现商业开发,产生经济效益,估计还尚待时日。

首先,开采难度很高。可燃冰和常规油气不一样,上面没有厚厚的盖层能把油气封住不外溢。之所以能把可燃冰中的甲烷封住,全靠超低的温度结冰使其冻住。在开采中,如果没有掌握好合适的温度,一旦温升冰化,大量的甲烷外泄,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

其次,从技术的发展路径来看,此次试采其实更多是一种技术上的储备,说明我们可以做到了。按有关部门的说法,可能在三五年内将安排第二次试采,之后再考虑商业化路径。而且,从开采的成本来看,如要实现商业化开采,成本也需要不断下移。

为此,此次试采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此时盲目乐观,甚至以为能源转型指日可待,是不现实的。

这些年,我国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做出了一系列可歌可叹的成绩,未来要有更大进步,还须继续依靠科技进步,做好环境保护,为下一步勘查开采产业化做好准备,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