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宋卫平点赞“田园综合体”未来今年必将风靡全国!(3)

2017-05-22 09:06:44      参与评论()人

  站在巨大的露台上,凭栏俯瞰,一派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从脚下的景观小院,蔬菜花园、迷宫和廊架,老树下的休憩区,到近处的玻璃暖房、生态泳池……

  色彩斑斓,图案精巧,红橙黄绿青蓝紫,仿佛打翻了一大块调色板!

  再远处,隔着一道溪渠,就是大片的果林、农田,将近11亩,一直延袤到天际线上的群山。

  这个“农庄”,未来是蓝城小镇的一个产品原型,变化在于园田的规模和建筑的面积。中国大地上,将会有多少都市人,把自己的乡愁,托付给这抒情诗般的田宅?

  行走在内园中,道路都由碎石子铺成,花坛、菜园也是用石头和木块垒起,整饬干净。

  内园种植大片紫甘蓝和青菜,边缘杂种鲜花、蓝莓,还有专门的葱蒜韭菜区、竹笋区和蜜蜂养殖区,主要用以满足农场主的日常生活。

  挑高的玻璃暖房,是和朋友喝茶晒太阳的“第二客厅”。

  金属大屋顶可电动开阖,半空中悬垂下一盆盆鲜花和绿植。还可以打开自动喷雾装置,既浇灌植物,夏天又能调节气温。

 NO. 3|从城市回归乡村

  这样一个“概念农庄”,对当代中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它揭示了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正在追求一种不再被金钱或时间逼迫、回归人类本质的生活方式。

  从小规模的农业中,获取大地丰足的食物。在简单生活的同时,也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在这样一个农庄里,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体会到每个田间工作步骤的重要性、创造的喜悦与感动,以及令人舒服的空气。不论是大人、小孩或老人,都散发出生命的光芒与活力。

  用蓝城人的话说,视觉、听觉和嗅觉都无比生动。

  每一个季节,有不同颜色的花果蔬菜。一年四季,也有不同时令的色彩搭配。耳边有鸟啼、蛙鸣、蝉噪,蜜蜂的嗡嗡声。还有飘香的油菜花、橙花……

  还可以到小溪里摸螺蛳、水田里捉泥鳅,童年时的记忆,变成了可以回去的乡愁。

  陈剑平院士说:发展中国家的标志,是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已发展”国家的标志,则是城市人回归农村。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他早年留学的英国。

  在这个国家,每个人的终极理想,都是置一所乡间的宅子,周末穿着筒靴在花园里修剪玫瑰。

  一个宋卫平的农庄,或者说家庭农场,就是一个细胞。

  若干个家庭农场形成一个组织,若干个组织形成一个器官,不同的器官形成一个个“个体”——小镇。它们将承载起中国人回归乡村的浪潮。

 NO. 4|谢玄故地的复兴

  宋卫平农庄的另一个意义,或许是对中国乡土的重塑。

  “农庄”所在的施家岙村,以及古老的剡溪两岸,就是这场生态社会实验的第一个样本。

  自东晋衣冠南渡之后,剡溪一带便是历代名士隐居之地,至今还留有谢玄的始宁钟鼓楼。谢玄的孙子谢灵运,更写下“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的名章。

  《世说新语》里风雅的“雪夜访戴”,也是发生在剡溪之上。

  这些年,来剡溪追慕风流的游客不少,有的是为了李白,有的是为了谢灵运,还有为了胡兰成的。但真的面对剡溪,有时却不免失落。

  青山依旧夹岸,传说中“剡溪九曲”胜景早已难于寻觅。

  古树上常挂着塑料袋、破衣服,溪石间也不时有玻璃渣、易拉罐。工业文明对农村的侵蚀,“唐诗之路”上的古村落,也未能幸免。

  剡溪边的老人还记得,儿时一个猛子扎到水里,胡乱摸几把,都能逮到鲜美的石斑鱼。

关键词:建设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