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国中车受困于产能过剩 海外业务并非持续增长

2017-05-22 08:42:1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受困于产能过剩 中国中车 能指望海外业务救场吗

中国中车表态称,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深度拓展国际市场,但从“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的表现看,其海外业务并非持续保持增长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闭幕,在此之前,市场对相关概念股的关注也一度达到“高峰”。今年以来,多家券商推荐持有受益于“一带一路”的个股,中国中车(601766.SH)正是其中之一。

然而,记者注意到,中国中车2016年海外营业收入并没有增长,反而比2015年减少近75亿元。同时,受困于产能过剩,公司2016年度、201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与42%。

中国中车境外业务收入为何出现上述异常变化?海外业务的扩张,是否能够帮助公司消化过剩产能?就以上相关问题,记者向中国中车致电致函,公司证券部一名员工称,相关采访需求应联系办公室,并向记者提供了后者电话号码。但记者多次拨打该号码,均无人接听。截至本文发稿,投进公司邮箱的问题也未收到答复。

因“一带一路”受关注

各类机构在提到“一带一路”概念股公司时,中国中车几无缺席。5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和六位央企领导就相关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情况答记者问。中国中车董事长刘化龙正是出席的央企领导之一。

之所以能够参加这样重要的会议,是因为在近年来海外业务的扩张上,中国中车做了一些事。中国中车以生产各式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为主,近年来,凭借出口所制造的高铁,其海外业务不断扩大。

中国中车曾公开透露,在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后,公司境外资产、境外员工数量均显著增长。境外资产从2013年的30亿元递增到2016年的306亿元,境外员工总数从2013年的509人跃升至2016年的4808人。

与此同时,中国中车还在境外大量开设子公司。截至2017年4月,公司在全球设立了75家境外子公司,加上尚处于筹建汇总的项目,公司现共有13家境外研发中心。这75家境外子公司中,有50家在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