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 去年北方地区减少熟料产量逾2亿吨(3)

2017-05-12 09:21:1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行业亟待配套措施早落地

“尽管错峰生产工作在政府的指导下如期开展,但由于政策配套措施始终没有出台,加之个别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少数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使得错峰生产工作中长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制约了错峰生产政策全面落实。”孔祥忠说。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中国水泥协会近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的2016年北方15省市自治区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工作总结中了解到,本次水泥错峰生产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政策方面缺乏相应配套的制约手段与保障措施。“本次冬季错峰生产中,仍有部分企业存在私自提前点窑生产、不按期停窑等现象。”齐欣认为,这些现象反映出仅从政府部门约谈和环保达标角度实行监管显然力度不够,“政府主管部门对违规企业缺乏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罚依据与手段,使违规企业无法受到严厉惩治。”对此,中国水泥协会提出建议,希望主管部委可以主动会同更多政府部门为错峰生产做好“会诊”工作,“研究更多的监管手段与奖惩措施,用‘组合拳’的方式多方位对违规企业加大惩治力度,以保证现有政策在有法可依、有章必循的状况下有效实施。”齐欣说。

其次,监管、执法实施过程中缺乏执行力度。据了解,虽有两部委《通知》及各省经信委、环保厅的相关文件陆续出台,但仍然存在部分企业所在地政府职能部门缺乏监管力度,致使错峰生产难以正常开展。此外,个别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业自律观念淡薄,也对本次错峰生产造成了一些影响。

截至目前,北方地区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工作已经推行3年,不可否认,在减少冬季燃煤污染总量,有效调节水泥市场供需关系的同时,错峰生产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错峰生产正在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为纠正错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使错峰生产顺畅有序进行,行业亟待国家政策配套措施及早落地。”孔祥忠表示,为贯彻国办发34号文件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具体实施措施,中国水泥协会已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建议,“恳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相关单位在今年9月前,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全国水泥错峰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政府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加大监督执行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使水泥错峰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全面实施。为了建立水泥错峰生产的长效机制,中国水泥协会还建议政府部门增加鼓励错峰生产的优惠政策,完善监督措施,营造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错峰生产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