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地产K线】宋卫平:“联席主席”能走多远?

2017-05-11 09:07:36      参与评论()人

  一纸公告,短短几行字,让“联席主席”将成为绿城中国的新常态。

  5月8日,它打算修改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核心是“建立联席主席架构并推进其运作”,但修订内容须通过股东大会通过才能作实。

  此前,绿城中国极少修改章程。最近的一次,还是发生在2012年6月8日,一直沿用至今。绿城的“主席”,权力很大。若在章程中输入“主席”检索,会出现在诸如解决争议、最终决策权、投决定票等职权内容里。

  现在,主席前面要加上一个“联席”的定语。如若成功修改后,绿城创始人的宋卫平手中缩水的权力将写在黑纸白字上。事实上,他在这个联席主席的位子上已经坐了近两年。

  和他一起履职的还有中交集团的一位代表,中国交建董事会秘书刘文生。这种“双龙治水”的情况,在中国地产圈十分鲜见。从表面上看,这是“强强联合”,在实际运作中,往往成为内部权力斗争的滋生地。有案可查的是,诸如58与赶集合并,原赶集网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浩涌兜兜转转后还是单干了。

  那个在杭州球迷眼中胖乎乎、头发有些花白、总是笑眯眯的中年男子宋卫平,是绿城的教父。他是从1994年白手起家,一手打造了领先的地产品牌绿城。

  如今的局面,肇始于3年前的融绿大战。2014年5月,融创中国合计收购绿城24.313%股权,与九龙仓并列为第一大股东。好景不长。2014年10月,宋卫平与白衣骑士孙宏斌“翻脸”,引入新买家央企中交集团,后者在2015年5月持有绿城28.912%股权,稳坐第一大股东的位子。

  中交系很强势地进驻绿城董事会,中交总法律顾问朱碧新与宋卫平一起,共同担任董事会联席主席。严格意义上说,老宋不再是绿城的“天”了。

  很快,原绿城系人员在董事会里大换血,中交集团将介入绿城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层面。宋卫平在绿城的话语权正在降低。

  变局继续发酵。2015年6月,寿柏年辞去绿城行政总裁职务,留任执行董事。后来,九龙仓完全退出董事会。截至目前,绿城中国7席董事会中,中交系和宋卫平系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