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四种慢病患者可开两个月长处方

2017-05-04 16:36:37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本轮北京新医改的重要内容。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目前本市已建立了53个区域医联体,今年本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将全部参与到医联体建设中来。为引导居民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今年本市在统一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和报销目录的基础上,还将对签约家庭医生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四种慢病患者,提供两个月慢病用药长处方服务。

北京医改启动后,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去社区医疗机构就诊。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本市就已经在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探索,并于2011年在全市16个区进行推广。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累计签约385万户、764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35%。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四种慢性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孕产妇、零至6岁儿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签约率达到71.9%。

    签约居民可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如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预约转诊等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建立健康档案、预防接种、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其中包括老年人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格和辅助检查、产后访视以及零至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等项目。

    另外,签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可结合居民健康状况、实际需求以及自身服务能力,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治未病”以及远程健康监测等特色服务。

针对市民担心的基层医疗机构不能处理急危重症的情况,高小俊表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优势在于全科医生能够为市民提供连续性的慢病管理。当患者病情需要上级医院看病时,社区可以在医联体范围内进行转诊。截至目前,各区根据辖区居民分布和医疗机构布局,建立了由50家核心医院、558家合作医疗机构组成的53个区域医联体,基本形成了医联体为主体的分级诊疗格局。

    2016年,北京市53个医联体共有26.4万余人次患者通过转诊渠道实现转诊,比2015年增长137.4%。其中上转患者21.4万余人次,增加147.4%;下转患者约5万人次,增加102.5%。同时,本市还将启动第一批专科医联体建设,首批八个专科医联体覆盖心血管内科疾病、呼吸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妇科疾病、骨科疾病、内分泌疾病、眼科疾病、儿科疾病八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