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警惕二手车金融风险

2017-05-03 10:11:10    中国质量报  参与评论()人

“不久前,一位商户串谋多人伪造机动车登记证书,然后进行一车多押,从多个金融渠道拿到了资金。第1车贷通过贷后技术手段和人工监控很快发现了问题,并迅速采取资产处置手段保全了资产。这个商户最终被当地公安机关以伪造国家证书罪正式刑事立案。”4月25日,第1车贷首席风险官张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讲到了一个真实的二手车金融骗贷案例。

在二手车快速发展的时代,二手车车商们最需要的就是资金支持。但是,很多二手车车商对资金急需的渴求,远不及对金融风险的评估,并不具备抗金融风险的能力。金融并不是想象的给淘金者提供工具那么简单,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和风险相伴的。目前二手车金融市场发展并健康,根据市场风险分析,将贷款挪作他用,甚至骗贷的情况有抬头之势,行业正在走向浮躁,张楠很担忧地告诉记者。

粗放式管理下的铤而走险

“结合传统金融和当下日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我们不得不承认做金融的本质都是经营风险。不管一个企业做金融能发展到哪一步、最终获得多大的收益,一定是和风险管理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张楠说。

毫无疑问,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都很大,否则不会有这么多资金涌入,但整体行业成熟度是偏低的。具体到二手车领域,存在数据不透明、车辆权属不清、估价不准等问题,运营方面则表现为车辆监管、贷后管理和资产处置难。有部分金融机构一味追求放贷量,正在不断地试探着行业底线,大打价格战、大打舆论战,甚至失去自己的道德标准。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舍弃和牺牲风险控制,甚至以不以风险控制为自己的宣传口号去打市场,这种情况现在市场上比比皆是,这些企业被形象地成为搅局者或野蛮人。

“不得不说,这种枉顾风险的做法,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和业务发展后,在某些区域爆发了风险,对投资人、企业员工、客户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张楠表示。

因为放宽审核、拿钱容易,这种粗狂式发展业务的方法,吸引了一批粉丝和围观者,更催动风险意识淡薄的二手车商抱着赌一把的心态,铤而走险。

现在二手车商已经不再像几年以前,为无处融资苦恼,他们可以选择从多个金融渠道拿到融资,并且也经历了几个完整的贷款周期。此时,部分车商自认为参透了金融的本质,了解了金融运作手法,开始玩起了所谓的“金融杠杆”。但实际上这个“金融杠杆”是一车多押、一车多卖、借车融资、对外放贷、贷款挪用等一些违反规则的做法。

在张楠看来,利用有限的资产套用出几倍的资金,去投资自己非主营业务,并不一定能挣到钱,反而加大了风险。此外,如果用自有资金去投资非主营业务,可能还有回旋的余地,大不了重新来过。但如果拿的是借贷资金不务正业,则无异于冒进自杀。因为这样的投资一旦收不回来,不光是倾家荡产,而且可能要涉及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经营金融就是经营风险

第1车贷CEO郭超告诉记者,汽车是个慢产业,急不来,要有匠人精神,要像打磨新款车型一样去打磨企业,打磨产品。张楠坦言,金融行业存在风险不是不能避免的。结合第1车贷风险实操经验和业务案例,他介绍了贷前、贷中、贷后环节如何对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预防和管控。他表示,应对风险除了要具备科学的管理、专业的人才贯穿始终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心怀敬畏、不忘初心,坚守原则和底线。

在第1车贷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战略中,敬畏风险是第一位的,严谨务实也是其企业文化一直所倡导的,这是基因所在,贯穿业务始终。该公司两位创始人,在很多重要场合不止一次阐述,第1车贷发展过程中,坚决不能打破金融风险底线去发展业务。同样,在第1车贷股东和合作机构眼中、最看重的或者认为最具价值的那一环,也是公司风险管理水平。

据悉,第1车贷拥有一批具备资深信贷审查能力,金融产品设计能力、贷后管理能力和资产处置能力的中层和基层业务骨干。新员工入职第一天,培训的第一堂课就叫风险管理。因此,第1车贷才能把风险管理、防范意识牢牢的根植在员工的脑海中,贯穿到整个业务中、落地到整个信贷全流程中。

除了专业的金融人才以外,第1车贷还广泛吸纳汽车及二手车相关人才。这些资深从业者了解行业、同时深知经营者的痛点和需求。

通过他们,第1车贷以车商需求出发,以风险管理需求出发,以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出发,在不破风险底线的情况下去设计风险策略、确立监管模式、建设大数据风控平台、制定行业标准,并始终可以跟随行业的变化不断优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