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毁房”事件暴露Airbnb安全监管漏洞(2)

2017-04-18 08:42:1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首先是无强制标准。不管是出租房源还是租房,条件都非常宽松,平台并没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尤其对于房客入住,基本上没有任何要求。尽管房东可以自定《房屋守则》,但其约束力极低,遇到不文明租客,基本就被无视,“毁房”在所难免。

其次是无身份认证。由于Airbnb主要面向的是私人房源,房客只需注册账号,通过平台下单,就可以直接入住,无法进行身份识别和验证,对实际入住房客身份和人数也无法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发生“毁房”事件,平台方对当事人缺乏制约手段。

再次是无押金保障。虽然在确认租房订单的过程中,平台会提供一个交押金的选项,但实际上,Airbnb根本不会向房客收取这笔押金,因而出现问题后,房东也很难从房客的押金中得到赔偿。

对于Airbnb连续发生的“毁房”事件,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面临的水土不服。不错,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企业,Airbnb在国外顺利发展,但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面临一个本土化的难关,这也是很多外国公司落地中国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就共享租房而言,目前国内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Airbnb暴露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该领域存在的普遍问题。

就事论事,Airbnb应因地制宜、亡羊补牢,尤其要补上“信用”和“监管”两方面的漏洞,保护好房东权益。同时,也希望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与时俱进,出台措施,引领共享租房、共享经济健康发展。(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分享经济如何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