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公租房能否托起新北京人安居梦

2017-04-12 14:37:45    中国广播网  参与评论()人

北京市住建委近日宣布,将在公租房、自住房中为“新北京人”(稳定就业的非京籍无房家庭)开展专项分配试点,单独划分30%房源,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其中,两个公租房项目配租公告7日发布,“新北京人”无房职工4月10日就能申请登记。

北京将启动住房保障新政,重点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的住房问题,值得期待。特别是,首次将非京籍人群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为“新北京人”单独划分30%的公租房房源,表明北京在消除城乡差别,实行公共服务全覆盖等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以预料,这项举措的推行,将会有效缓解城市困难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压力。

受经济制约,我国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粥少僧多”。多年以来,安居不易成为多数非京籍北漂们的最大困扰。公租房、自住房这两类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将大大减轻部分非京籍人员的住房成本,也让他们多了份归属感。住房一直都是北京最为稀缺的资源,政府为“新北京人”单划30%的房源,是给“新北京人”的住房福利,此项福利有望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给不少在京打拼的非京籍人员吃上定心丸。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此项政策既要落实到位,也要注重分配公平。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制订一个操作性强的分配细则,明确申报、资格审查、发放、后期管理等各项程序及标准,并进行跟踪监督。同时,要突出“两个优先”,一是困难外来务工人员优先,体现保障房政策扶贫帮困的公益性;二是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优先,实行积分排名,彰显“奖优”原则,激励广大外来务工者在城市建设中创先争优,敬业奉献。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要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最终实现“住有所居”。北京大幅提高“新北京人”的住房保障比例,是用硬招来解决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表明北京在消除城乡差别、实行公共服务全覆盖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