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楼市心理调查”系列之四:房价背后的金融推手

2017-03-30 09:18:48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从2015年的全民炒股,到2017年的全民炒房。“居者有其屋”一直是国民心中的执念,“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充斥着整个楼市,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限购、禁止的物件,人们越要得到手。购房者的疯狂“抢着上车”,开发商的齐捧地王,政府越挫越勇的楼市调控,他们各自行为背后存在怎样的心理?“楼市心理调查”系列深度报道为读者多视角分析房价暴涨后参与各方的“扭曲”心理。本文为该系列文章最后一篇。

买房人、政府、房地产商,从买到卖所形成的链条中,实际上每一环都抱有相同的期待:房价缓慢上涨,但是每一环在实际运行中,却都不期然地造成了动作变形——开发商下注于整个产业的经济支柱作用而不断高价出手买地,买房人自认为识破了政府“越调越高”的调控方式而不管不顾地疯狂抢上车,而政府虽有痛下控制之心却也要顾忌整个经济社会的正常良性运转……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立场,但每一方都出自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螺旋般将房价越推越高。

除此之外,其实还存在一股环绕夹杂于三者之间的一股重要力量,近年来甚至被认为是房价上涨的最核心因素——钱。

高涨的M2一直被认为是房价高企的直接原因,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全球央行大印钞过程中,超发的货币被凝固在房地产上,在带来房价飞速上涨的同时也保证了基本生活用品的价格平稳。不仅中国,就连美加也没能在这轮货币超发造成的房价上涨潮中脱身。

这固然是客观事实,但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坦白地说:如果说货币超发造成了房价的大幅上涨,这只是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解答。而更关键的是应该拆解出深层次的原因:钱为什么死死盯住了房地产业?

事实上,货币超发有可能出现在任何领域。矿产有色等资源类、不动产、土地等固定资产类在锁定超发货币上确实有先天禀赋上的优势,但是股市、股权投资等未尝不是选择的对象。

然而在国内,其他渠道锁定的资金全部失效。肇始于2014年的A股大牛市就在一次狂泻后彻底一蹶不振。与之时间相仿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国务院之力进行号召和推动,一度成为资金滚滚流入的销金窟,大到买卖二手车、理财产品,小到快递叫餐、美甲,都能烧掉成千上百亿的巨量资金,却后续无力,迅速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由火热转为寒冬。

大幅度的货币超发之下,为什么只有楼市一枝独秀?甚至在从3月中下旬密集出台各种调控措施后,买房人和卖房人也只是进入了观望状态。似乎在楼市里,永远看不见像别的领域那样一声令下就迅速一溃千里的局面。

那恐怕是因为起码迄今为止,所有涉及方对楼市的预期都还没有得到改变。

在“317新政”之后,北京有上千“在途单”(已经开始交易但还未网签)面临毁约或者多交上百万首付的艰难选择,但在迄今为止听到的消息中,有业主到主管部门“冷静维权”,希望能追认其交易单合法,有业主开始发动亲戚朋友广泛借钱,也有业主匆忙变卖自己的股票、汽车来变现。基本上,除了彻底资金链断裂而无从维系者,绝大多数的买房者还是希望交易能够成功。

123››下一页余下全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