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柳传志:变革中,要有理想而不是理想化(1)

2017-03-17 08:05:2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柳传志的办公室面北。

站在他的窗口,可以看到他曾经战斗过的热土,一览无余:四环路、中关村、上地、联想起步时期的中科院计算机所原址、已经成熟运转的联想。

在举国“双创”的背景下,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作为老牌创业者,在这间办公室里,对着《经济参考报》记者,娓娓道来他对创业与理想的看法。

“要有理想而不是理想化”,是柳传志赠予所有正在创业的创业者的寄语。他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在拥有理想创业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时代和政策是在不断变化的,创业者要有融通的心态,这不是教你圆滑,而是创业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很多事情需要回过头来看才知道当时做得是不是正确,不要固守既有的经验,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发展企业。

一直在创业的老创业者

2000年,正值巅峰时期的联想集团,已经是国内IT业的代表性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稳稳地占据了国内市场销售的第一名,并且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

恰恰在此时,柳传志开始了二次创业,带领联想进入投资领域。“这是我们最有余粮剩米的时候”他说,这也正是他“吃着碗里的饭,就要考虑锅里的饭”思想的体现。这个决策让联想再一次赶上了时代的洪流。现在的北京创业核心区域中关村,也在2000年前后开始腾飞。联想控股起步的2000年,中关村地区有20多家企业成功上市,超过全北京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被称为中关村概念股。

2000年4月,新浪网宣布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在此之前,1999年的6月,一位来自宿迁的24岁男青年在中关村创办了一个卖光磁产品的公司,这个青年叫刘强东。

更早一些的1996年,时年33岁的张树新在北京中关村南大门零公里处竖起了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 1500米。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国网络业的一个纪念日。张树新举起了北京瀛海威信息通讯公司的招牌。

创业浪潮从中关村涌向了全中国。柳传志带领下的联想,就在这样背景下开始了一次全新的转身。

“一开始是从做财务投资开始的。”柳传志回忆联想控股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因为我自己是等于白手起家创业这么做出来的,对一个创业型的企业缺什么,应该补什么,我当时觉得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比如说,有的企业缺钱,有的企业缺钱的同时也缺成熟经验的指引。柳传志认为,他的创业经历能够在企业的价值提升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中关村的企业。”

当时联想控股专注于VC的君联资本,第一期基金是拿自己的钱先做起来的;有一定经验以后,在2003年,联想控股开始做股权投资,也就是PE;2009年,联想控股开始了在天使投资领域的布局。

说到投资拉动,柳传志认为,真正能够拉动经济的,还得是民间的钱,怎么用好很关键。因为永远有发展中的企业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判断哪些企业值得投资,就需要有专业的投资公司。

直至今天,联想控股旗下的财务投资公司中已经包括了天使投资、VC、PE,很多被联想控股投资的企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价值,对于财务投资业务的发展,柳传志比较满意。他说:“现在联想控股的两间公司管了有一千多亿的资金,同时加上天使投资已经投了六七百家企业,其中已经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企业。”

抓住消费升级的商机